登錄
註冊
捐助
兒童教育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二)— 孝字篇
「孝」字漢字構成,上為老、下為子,意為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及關愛幼者的倫理行為,體現出感恩、回報和禮敬。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一)— 忠字篇
忠孝節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四字道德準則。忠、孝是中國古代社會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與做人應堅守的「節」,與人類應遵循之行為標準「義」一起,成為主流社會觀念文化。從特定意義上說,中國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氣節與信念寫成的忠孝節義列傳。忠孝節義內涵博大精深,本系列文章試作探討。
救命的鍋巴和雪中的燒餅
晉朝有個官員陳遺很惜福,煮飯時燒焦的鍋巴都會保存下來,沒想到最後卻救了十幾個人。除了他,古代還有不少高官如晏子、范質和劉晏等人,也都很推崇節儉的美德。他們都認為貧不足憂,應該憂慮的是用度豪奢以致失德損福。
千古無同局 圍棋真諦不在勝負
千古以來,多少人對圍棋愛不釋手,唐太宗還作了不少圍棋詩賦。圍棋相傳是堯帝為教兒子丹朱而發明,目的是開啟丹朱的智慧並陶治性情。除此之外,圍棋還內涵天地間的道理,來一探其奧妙吧。
讓孩子從小品學兼優的簡單方法
教養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小孩,是很多父母和老師的期望。但很多人付出很多的金錢和時間,希望還是落空。有人卻用三個字就完成了願望,因為他們的小孩讀過一本書,成為一個認真而善良的人,最後從中國到美國成了一位科技人。
兒童成語故事廣播:老驥伏櫪
三國時代,一位年過半百的將軍,絲毫不顯老態,精神奕奕地在沙場上勇猛作戰。他有一匹千里馬,陪伴著他走過無數的歲月和路途,也因為這一匹馬,他書寫下一首有名的詩句,流傳後世。
一桿空心秤 幾樁因果報
清朝末年有個老員外趙德芳,憑一桿空心秤大秤進小秤出吃賺足了黑心錢,日子過得很好。直到六十大壽時下決心棄惡從善,但很快家中連遭不幸,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民間故事】四老爺爺的呼喊
一念之間,結果卻是天壤之別。面對生命相關的警報,有多少人能認真對待而不是拿來開玩笑?本文的故事在提醒我們,當危險來襲該如何做,以免後悔莫及。
12歲兒子幫父親積德延壽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家族的興衰,與祖輩人的所做所為有著直接的關係。一起來看分別發生在唐朝和明朝的兩個故事。
【民間故事】舅舅偷了羊之後
人這一世做了壞事,下一世做牛做馬都要償還,這一世做了好事,下一世要得福報的。這樣的事情是很多很多的。一起來看兩個轉生成畜生還債的故事。
← 上一頁
頁 5 / 14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一位山區女子的神奇經歷
百歲老人的幸運密碼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1)
清明節之際說清明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