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家訓幾則(上)

中國古代家訓幾則(上)

文/智真、唐風(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編輯)

家訓又稱家規、庭訓等。中國古人非常重視以修身為主的家庭教育,認為「子不教,父之過」,道德與文化的傳承是齊家的主要內容之一,家訓在家庭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代家訓的內容非常豐富,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等美德,成為家風、家訓的核心,用以諄諄教誨後世子孫,要他們重德修身,將美好的德行和聖賢的智慧代代相傳,從而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以下摘錄數則:

一、周公《誡伯禽書》

周公旦,姓姬,名旦,謚號為文,采邑在周,又稱周文公、周公。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曾先後輔助武王滅商、成王治國。

周公旦。(公有領域)

《尚書・大傳》中記載周公:「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

周公東征之後,周朝把魯地封給周公,為魯國。由於周公需要留在朝中輔佐成王,因此派其長子伯禽前去就任。在伯禽去封地之前,周公寫《誡伯禽書》[1],教導伯禽如何做人和治國,據了解,這是目前發現中國最早的家訓。

大意是:「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散開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聽說,德行寬裕卻恭敬待人,就會得到榮耀;土地廣大卻克勤克儉,就沒有危險;祿位尊盛卻謙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貴;人眾兵強卻心懷敬畏,就能常勝不敗;聰明睿智卻總認為自己愚鈍無知,就是明哲之士;博聞強記卻自覺淺陋,那是真正的聰明。

「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貴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為遵循了這些品德。不知謙遜從而招致身死國喪,夏桀商紂就是這樣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伯禽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沒過幾年就把魯國治理成民風純樸、務本重農、崇教敬學的禮儀之邦,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而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禮賢下士的精神也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二、徐勉《誡子崧書》

徐勉,南北朝時期的名臣、文學家,為官清廉,家無蓄積,自稱「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他有一篇著名的《誡子崧書》[2],其中有這樣的訓誡:

作為父輩,留給子孫的不應是物質財富,而是高尚的人格風範。自己出身清廉,常居貧素,對於置辦產業,從未鑽營謀求;如今雖然有高官厚祿,但不是因為自己有才智,而是依靠先祖良好的風範,福分惠及子孫而得到的。

所以古人講「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把清白留給子孫,不是最豐厚的財富嗎?「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留給子孫黃金滿箱,不如教給他們一部經書啊。

三、唐太宗《誡皇屬》

在歷代家訓中,帝王家訓佔有特殊位置,代表作之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誡皇屬》[3]。太宗非常注重對皇子們的教育,經常告誡其後代,應當遵守道德規範,加強道德修養,掌握治國之道。

唐太宗。(公有領域)

在《誡皇屬》中,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為例,告誡「生於富貴,長自深宮」的皇屬克制自己,珍惜財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頓飯,都不要忘記蠶婦農夫的辛勤。

在聽聞決斷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任憑自己的喜怒,要謙虛、善於聽取不同意見,你們不要因為別人有短處就鄙視他們,也不要因為自己有優點就恃才而驕,要把敢於反對你的人當作老師,把逢迎你的人視為賊子。只有這樣才能夠永久富貴,吉祥幸福。

四、歐陽修《誨學說》

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勸誡子孫努力學習,提升自身修養,寫下《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捨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

文章短小而蘊理深刻,大意是:玉和人相同之處在於都要經過雕琢磨礪才能有所作為,不同的是,玉雖然不雕琢,但玉的本性永遠不會更改;而人的習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質環境影響的,若不能時刻砥礪自己提升學識修養與品德內涵,就會捨君子而為小人了。我們能不常常銘記嗎?

(待續)

【附錄】

[1]「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2]「吾家本清廉,故常居貧素。至於產業之事,所未嘗言,非直不經營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祿,可謂備之。每念叨竊若斯,豈由才致,仰藉先門風範,及以福慶,故臻此爾。古人所謂『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又云『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

[3]「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絕遊觀之樂,內卻聲色之娛。汝等生於富貴,長自深宮。夫帝子親王,先須克己。每著一衣,則憫蠶婦;每餐一食,則念耕夫。至於聽斷之間,勿先恣其喜怒。朕每親臨庶政,豈敢憚於焦勞。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長,乃可永久富貴,以保貞吉,先賢有言:『逆吾者是吾師,順吾者是吾賊』。不可不察也。」

【關聯文章】
道德傳家

【延伸閲讀】
【正史嘉言】立人之道:人心所歸 惟道與義
制禮作樂尚德重教的周公旦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4/9/神傳文化-古代家訓幾則-255080.html

(本文主圖説明:清 王仲謙《四童吟讀》,台北故宮博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