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推崇的教子典範

范仲淹推崇的教子典範

文/鄭行之(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編輯)

「竇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揚」,這是出自於《三字經》、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名句。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幽州人。因幽州又稱燕山府,竇燕山的名字由此而來。他原本命中注定無子且短命,積德行善後改變了命運,不但五子登科,且延壽多福。北宋名臣范仲淹記載了竇燕山的事跡。

先祖點化 以德報怨

竇禹鈞家境優渥,但年過三十卻還沒子嗣。一天夜裏,他夢見去世的爺爺和父親對他說:「你命中無子且壽命短,要及早修行!」竇禹鈞從此一心行善。

竇家有個僕人盜取主人的錢財後,擔心被懲處,就寫了一張賣女的契約繫在其年幼女兒的手臂上,然後遠逃外地。竇禹鈞看到女孩後,甚感哀憐,立刻將契約燒了,並囑咐妻子好好養育這孩子,長大了給她找一個好人家。

女孩成年後,竇禹鈞準備了嫁妝,為她選了一位佳婿。女孩的父親聽到後非常感動,回來向主人懺悔,竇禹鈞卻不追究。父女倆感激竇禹鈞的恩德,早晚供養其畫像,祝福他長命百歲。

扶危濟貧 興辦義學

竇禹鈞同宗族的人或姻親,誰家有人去世,因經濟困難無力辦喪事,竇禹鈞一定出錢幫助殮葬,使逝者入土為安,得到這樣資助的人家有27家之多;遇到貧窮人家的女兒或無依無靠的孤女,竇禹鈞一定出資置辦嫁妝,讓她們體面出嫁,他資助出嫁的孤貧之女達28人。

不論誰家經濟拮据、身陷窘境,竇禹鈞都會慷慨大方,出手相救。根據各個家庭經濟困頓情況的輕重緩急,竇禹鈞會選擇這些窘困人家中一個能善管錢財的孩子,借貸給不同數量的資本,讓他們自己去經營,維持全家的生計。這樣受益的人家不計其數。

竇禹鈞自家省吃儉用,每年除夏冬祭祠和必要的生活費之外,其餘都用來濟人救急。竇禹鈞雖為朝廷命官,家中卻無金銀玉器,妻子不穿華麗的衣裳,家風質樸素簡。

他還在住宅南邊建構一座書院,共有四十間屋子,購買書籍數千冊,禮聘德行高、學問好的儒生教授學生,興辦義學。凡有心向學的貧困學生,不論認識或不認識,竇禹鈞全都給予資助。

清 任薰《竇燕山教子圖》。(公有領域)

行善改命 福蔭子孫

竇禹鈞努力行善十年後,又夢見已故的祖父及父親告訴他說:「你原本命中無子又壽短。幾年來,上天因你行善積陰德,將你的壽命增加三十六歲,並賜給你五個兒子,每個都顯貴。而你福壽俱全,死後可升天。」並叮囑竇禹鈞:「因果報應的道理,並非虛妄,或報於今世,或報於來世。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是毫無疑問的。」此後竇禹鈞更加誠心行善。

竇禹鈞後來生了五個兒子。在他的身教下,五子耳濡目染,見聞日益廣博。長子儀後來官至禮部尚書,次子儼官至禮部侍郎,兩人都是翰林學士,其他三子也都在朝廷擔任官職。五個兒子都是進士登第。

八十二歲時,竇禹鈞自知時候已到,沐浴告別親戚,談笑而逝,五個兒子、八個孫子,都富貴榮顯於朝廷。

清 鄒一桂《書城十二圖・冊・天香書院》。(台北故宮博物院)

後人如果要稱讚誰教子有方,必然提及竇禹鈞。他的義風家法,成為當時的表率。

五代時期的馮道賦詩讚美竇禹鈞:「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人們爭相傳誦。

北宋賢臣、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范仲淹的先祖與竇禹鈞是老朋友,先祖曾記錄竇禹鈞事跡於書冊,以訓示子孫做人的法則。范仲淹又加以記述,以告知天下——善惡有報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

【延伸閱讀】
用行動彌補過失 悔罪消災當及時
中國東北真實故事 轉世報恩的白牛
陰錯陽差 我到地獄當了一回閻王的貴客

【延伸閲讀專輯】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道德傳家
以史為鑑

(點擊以上圖片閲讀文章:《【聽文章】善念善行是最好的傳世家風》)

明慧網原文:
明慧週報:海外版(第八二二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3019

(本文主圖説明:清 張若澄《蓮池書院・卷》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