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忍辱負重成大業
《史記》的成書過程異常艱辛,是司馬遷忍辱負重而得以成就的,過程中激勵他的歷史人物中,包括被放逐而寫下《離騷》的屈原。
千古興亡多少事?漫談古代詠史詩
詠史詩是詩,又是詩化的史論,表現了詩人的歷史觀、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及內心的遠大抱負。本文舉些詩歌為例,試析其中蘊涵的傳統文化內涵。
古詩比德言志的意境:境生像外 意發其中
孔子說:「聖人立像以盡意」,如:雨露比德澤,松柏比節義,蓮花比聖潔,梅蘭竹菊比君子等,讓後人們感受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審美意境。一起來看幾個具體例子。
【李白詩傳】憨書童佛寺發牢騷 病李白揚州思故鄉 (2)
26歲的李白在揚州散金三十萬,又因為大病一場,陷於窮愁潦倒的境地,在書童丹砂的斡旋之下,只好搬到大明寺借住。在大明寺的夜晚,李白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醒後,對月思鄉,寫下了千古絕唱《靜夜思》。
【李白詩傳】憨書童佛寺發牢騷 病李白揚州思故鄉 (1)
26歲的李白在揚州散金三十萬,又因為大病一場,陷於窮愁潦倒的境地,在書童丹砂的斡旋之下,只好搬到大明寺借住。在大明寺的夜晚,李白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醒後,對月思鄉,寫下了千古絕唱《靜夜思》。
【聽文章】北宋狀元夢中知命運 西漢名將殺降失爵邑
宋朝開國的第一個狀元楊礪睡夢中看到十年後自己將輔佐的皇帝是誰;漢朝名將李廣立下赫赫戰功卻無緣獲得爵位和封邑,背後的原因令人唏噓。一起來看。
妒嫉心損德誤國
妒嫉的情緒伴隨著焦慮、抑鬱、憤怒,讓人不得安生,進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如果是對國政有影響力的人,還可能因為妒嫉心而損德誤國。一起來看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
【讀古詩品人生】清風兩袖 不帶江南一寸棉
中國古代清官作詩拒禮,詩句簡潔明瞭,如:操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詩中也表露出浩然正氣,如: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警醒世人諸惡莫作。至今讀起來仍餘味悠長,發人深思。
【讀古詩品人生】不愧蒼天不負民
「自古衙門面向南,理在後邊錢在先」這是一般人對官府的印象,但歷史上也有清廉守節的官員說:「太守府門朝南開,無理有錢莫進來」。其坦蕩襟懷和浩然正氣,警醒和勉勵大家要有道德和良知;而為官者,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才是人民之福。
漫話清明節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風俗。古人在這天除了掃墓外,還有各項節俗活動,既有感懷的淚水,也有快樂的歡笑,是一個有豐富內容的節日。
← 上一頁
頁 11 / 37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 感悟「天人合一」
傳統故事廣播:藥王孫思邈 一根銀針救兩命
喧囂中遇見寧靜 瑞典人踴躍學煉法輪功
武漢商業精英、作家梁貴民被綁架非法關押
【聽文章】《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1) : 中心之國 神傳文化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