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讀古詩品人生】不愧蒼天不負民
「自古衙門面向南,理在後邊錢在先」這是一般人對官府的印象,但歷史上也有清廉守節的官員說:「太守府門朝南開,無理有錢莫進來」。其坦蕩襟懷和浩然正氣,警醒和勉勵大家要有道德和良知;而為官者,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才是人民之福。
漫話清明節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風俗。古人在這天除了掃墓外,還有各項節俗活動,既有感懷的淚水,也有快樂的歡笑,是一個有豐富內容的節日。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真有其事
漢朝淮南王劉安是個不愛天下愛煉丹的修道人。他煉出的丹藥不只讓自己飛天成仙,妻子、家人、雞鴨貓狗吃了丹藥也都跟著升天,為後世留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故事。而我們常吃的豆腐,也是煉丹過程的副產品,您知道嗎?
【讀古詩品人生】清明踏青去 復得返自然
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有云「況是清明好天氣」,由此可看出春天冷暖無常、陰晴不定的狀態。氣象俗語「春天孩子臉」便是形容春季多變的天氣,同時也影響了人的心情。氣清景明之際,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閒」,親近大自然,也參悟人生。
【聽文章】半斤是八兩的大學問
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不相上下的人或事物。一些年輕人聽了很納悶,半斤應該是五兩,怎麼會是八兩呢?相傳我們的先人制秤時,是觀察天上的星宿而定的,秤桿上有十六顆秤星,一顆星代表一兩。桿秤看似簡單,裏面卻有許多學問呢!
【冥冥之中有定數】「有天命者得之」
清朝狀元姚文田的同鄉,夢到姚文田高祖説過的一句話;明朝末年,有一位僧人十力準確預言了明清易代的大事。兩個故事説明了,冥冥之中有定數,天下大勢是上天安排好的,神目如電、天理難欺。
孝行感天 神明賜福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行孝是積德,這個德會福報於自己,甚至後代。所以在長者生前就讓他們過得幸福,才是真正的盡孝。一起來看看幾個孝親得福報的故事。
千古無同局 圍棋真諦不在勝負
千古以來,多少人對圍棋愛不釋手,唐太宗還作了不少圍棋詩賦。圍棋相傳是堯帝為教兒子丹朱而發明,目的是開啟丹朱的智慧並陶治性情。除此之外,圍棋還內涵天地間的道理,來一探其奧妙吧。
善舉仁行 不重名利有德有福
一個領導人的德行,不但有利於治國安家,也可以造福後世子孫,因此在傳統文化中,人們普遍重視修身養性,很注重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如此為人處事,不但能平安度日,甚且可造福他人。一起來看看這些人的善舉仁行。
【聽文章】御史為高僧洗冤昭雪 得神靈解難
裴懷古在武則天時期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愛戴,被稱為良吏。後來,朝廷派他出使突厥和親卻遭難,終於歷劫歸來。當時人們認為裴懷古因堅守節操,得到了神靈的護佑。一起來看這段千古佳話。
← 上一頁
頁 11 / 36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不治自癒 現代醫學無解的奇蹟
參與迫害法輪功 江蘇內蒙古多名市級官員遭惡報
「大隱隱於朝」 東方朔的神奇故事
反思「理論理性」的歷史命運(上)
日本神戶法輪功遊行 各界讚佩真善忍支持反迫害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