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讀古詩品人生
古詩比德言志的意境:境生像外 意發其中
孔子說:「聖人立像以盡意」,如:雨露比德澤,松柏比節義,蓮花比聖潔,梅蘭竹菊比君子等,讓後人們感受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審美意境。一起來看幾個具體例子。
【讀古詩品人生】清風兩袖 不帶江南一寸棉
中國古代清官作詩拒禮,詩句簡潔明瞭,如:操勞本是分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詩中也表露出浩然正氣,如: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警醒世人諸惡莫作。至今讀起來仍餘味悠長,發人深思。
【讀古詩品人生】不愧蒼天不負民
「自古衙門面向南,理在後邊錢在先」這是一般人對官府的印象,但歷史上也有清廉守節的官員說:「太守府門朝南開,無理有錢莫進來」。其坦蕩襟懷和浩然正氣,警醒和勉勵大家要有道德和良知;而為官者,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才是人民之福。
【讀古詩品人生】清明踏青去 復得返自然
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有云「況是清明好天氣」,由此可看出春天冷暖無常、陰晴不定的狀態。氣象俗語「春天孩子臉」便是形容春季多變的天氣,同時也影響了人的心情。氣清景明之際,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閒」,親近大自然,也參悟人生。
【讀古詩品人生】桃花灼灼世事無常 詩人不改氣節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歌詠桃花的詩篇數不勝數,如《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寫出桃花綻放華彩,明艷一整個春天!本文的幾首寫到桃花的詩,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和領悟,一起來看。
【讀古詩品人生】春之詩韻
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氣候宜人,可謂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時萬物復甦,生機無限,春光春景處處皆可入詩。自古以來詩人們寫了大量吟詠春天的詩詞歌賦,來看看古人們的創造力有多強大,他們是如何歌詠春天。
【讀古詩品人生】跳出當下挫折 找出人生真義
光明的到來正是因為黑夜已盡,當寒冬籠罩時,意謂著春天不遠了。詩作《次北固山下》《初春小雨》對此有刻畫入微的描述,尤其「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意境絕妙,值此歲末新年之際,賞析心境更顯貼切。
【讀古詩品人生】尋找生命的源頭活水
環境會改變人,可能變好或變壞,但最要緊的還是自己的選擇。若能保持一顆善良的心,那麼身在何處,就不是關鍵問題。那善良的心其根源是甚麼?找到源頭活水,生命就會有不同的風貎。
【讀古詩品人生】新竹、晚樓閒坐
「書到今生讀已遲」,難道前世就開始讀書了?原來這話講的是宋朝與蘇東坡齊名的黃庭堅。相傳他的文學成就,不是一生一世造就的,在轉生成黃庭堅之前,他的前世就是個文采洋溢的女子。一起來看黃庭堅的兩首詩作。
【讀古詩品人生】滁州西澗、答李儋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最負盛名的寫景佳作,和李白的《靜夜思》一樣,都是小孩子一入詩門就要背誦的篇章。《答李儋》中的「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備受讚揚,北宋范仲淹讚歎此為「仁者之言」,南宋朱熹盛讚「賢矣」。一起看看這兩首詩作。
頁 1 / 3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清明節之際說清明
善良融化冰霜
不患得患失 遠離矛盾和煩憂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