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嘉言】言而有信:其行必果 已諾必誠

【正史嘉言】言而有信:其行必果 已諾必誠

【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綜合編輯】誠信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信」從造字結構看,「人言為信」, 關於信的論述有「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二十四史》中記載古人為人誠實、恪守諾言的例子比比皆是,以下摘錄五則分享。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決斷,已經承諾過的必定要實現,以示誠信。

宋史》有個著名的誠信故事「種世衡不失信於羌人」。北宋名將種世衡到青澗城戍邊時,巡視撫問境內羌族部落。當地部族首領奴訛,個性倔強自負,從不服從宋朝地方管理,可是他對種世衡倒很尊敬,一聽說種世衡要來,急急忙忙就到郊外來等待他。種世衡和他約好第二天到營帳內慰勞部族的人。

哪知當晚下起大雪,很快就雪深三尺,道險難行,而奴訛部族又處於偏僻的山溝,眾官勸阻種世衡改天再去。可是種世衡認為已經答應了奴訛,此時正是要和羌人結信的時候,絕對不可以做出失信於人的事情。於是堅意踐約,沿著險峻的道路前進。

奴訛以為大雪種世衡必不來,沒想到他頂風冒雪而至,這讓奴訛等人驚詫之餘也心生敬佩,從此便真心歸順於他。種世衡的軍隊與羌民和睦相處,人稱「種家軍」。後來每當西夏軍犯宋,羌民即先通報並傾力相助,因此宋軍每戰必勝,使邊境得安。

種世衡受到人們擁護和尊重,關鍵原因之一是他非常認真地踐行誠信,在他的一生中幾乎沒有做過失信於人的事情。

正如《史記》有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

質於天地,信若丹青,我無彼欺,爾無我詐。

【譯文】效法天地之質樸無私,誠信如丹青始終不渝,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互不欺詐。

《左傳》記載,春秋時,楚莊王率領大軍攻打宋國,包圍宋國的都城。雙方相持數月,楚國一直無法攻下宋國。宋國城內糧食供應即將近匱乏,又聽說楚國要在宋國內建造房屋,打算長期屯兵,因此宋國人民都非常害怕。宋國因此派大夫華元進入楚營,請求退兵。

華元在一天夜裏來到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中,威脅說:「我們宋國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交換孩子來充飢、拿死人骨頭當柴火來煮飯的地步了,儘管如此,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接受城下之盟。如果楚國能退兵三十里,那宋國對於楚國將會唯命是聽。」

「城下之盟」是指在敵軍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辱性盟約,後用以比喻戰敗屈服的意思。

聽華元這麼一說,子反也很驚恐,只好和宋國簽訂盟約,同意退兵三十里。宋國和楚國因此講和,並以華元為人質,盟約中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不必對我猜忌。」說明兩國必須以誠信相待。

「爾虞我詐」是「我無彼欺,爾無我詐」是倒裝句,用其反意而成為後人熟悉的成語,形容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疑,玩弄欺騙手段。
正如《舊五代史》有云:「質於天地,信若丹青,我無彼欺,爾無我詐。」
宋國和楚國交戰相約退兵,盟約中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不必對我猜忌。」說明兩國必須以誠信相待。(台北故宮博物院)

為國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質後文。

【譯文】治理國家的道理是給民以食物不如給民以信義。做人的要義在於首先要講誠信,才可以飾之以文。

《論語》顏淵篇有段內容——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大意是——子貢問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這三項應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應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終究是要死的,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那就沒有立國之本了。」

可見在孔子看來,不論是強大的軍隊或是豐饒的經濟,都比不上人民的「信」。一個國家的當政者失去誠信,人民就不再信任他,失民心者失天下,其政權也已經名存實亡,離垮台不遠了。

《論語》學而篇有段內容——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大意是——孔子說:「青年人在家要講求孝道,出外要友愛兄長,行為謹慎而說話信實,普遍關懷他人,並接近有仁德的人,做好這些事之後有餘力,再努力學習書本上的知識。」

孔子認為一個人先要做到孝、悌、信、愛之後,才去學習詩書六藝。從這段話可看出孔子十分重視學與行的結合,提醒學生勿為學而忘行。

正如《宋書》有云:「為國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質後文。」

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譯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子孫,不是很好嗎?

常言道「人留後代草留根」,那麼,先人應該留甚麼給晚輩呢?錢財?品德?如今看來,留給子孫清白和美德,才是對他們真正的疼愛。東漢太尉楊震就是這樣做的。

《後漢書》記載,東漢名臣楊震,後人尊稱「四知先生」。他在涿郡太守任內,公正廉明,從不接受私人請托,平日家中粗茶淡飯、不乘馬車,生活儉樸。他的知心老友勸他為子孫置點產業,楊震說:「讓後世的人稱他們是清白官吏的子孫,這不就是最好的遺產嗎?」他說到做到,時時以自身的清白教育後代。

一次,他去東萊上任太守,路經昌邑縣,縣令王密深夜入寓所,從懷裡掏出十兩黃金賄賂楊震,並說夜裏做的事情沒人知道。楊震斥責他說:「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只好把黃金又帶了回去。這就是「四知先生」的由來。

後人用「夜暮無知」比喻暗中賄賂。

後代以楊震為榜樣,子孫們個個都爭氣。他的兒子楊秉官至太尉,事事效法父親,居官「三不惑」:不嗜酒、不好色、不貪財,是有名的清官。他的孫子楊賜,繼承祖父的品德,篤學博聞,教授門徒,不接受州郡禮聘與任命,深受鄉人稱讚。楊震、楊秉、楊賜以及其子楊彪皆位至太尉,有「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美譽。

楊震沒有為子孫置辦產業,卻把一身清白留給了子孫,其實就是一份千金難買的寶貴遺產。

正如《南史》有云:「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東漢名臣楊震,做人清白不受賄,後人尊稱「四知先生」。圖為《四知太守》戲劇。(公有領域)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

【譯文】留給後代滿筐的黃金,不如留下一部經書。比喻學識涵養的重要,遠勝過家財萬貫。

《漢書》記載,魯國鄒人韋賢精通《詩經》,並以《詩經》進行教學授業,後來受命進宮給昭帝傳授《詩經》。他的兒子韋玄成後來也因為精通《詩經》而進入太常寺(掌管禮樂的最高機關),官至丞相。他的孫子韋賞也精通《詩經》,擔任太子的老師,後被列為三公。

因此在鄒魯流傳著:「與其給子女留下滿筐的黃金,還不如像韋氏家族一樣教他們學好一部《詩經》啊。」

《詩經》原名為《詩》,又稱《詩三百》,儒家將其奉為經典,於是稱為《詩經》。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溫柔敦厚,詩教也。」「不學詩,無以言。」對《詩經》有很高的評價,認為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是作為教化工具的最佳良策。

正如《梁書》有云:「遺子黃金滿籝(音贏,yíng),不如一經。」

【關聯文章】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延伸閲讀】
誠實守信唯此為大「季札掛劍」流傳千古
一諾千金 代代相承的誠信美德
留給子孫何種財富為好?

【延伸閲讀專輯】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德行典範
人類文明與生命奧秘
兒童教育
顏氏家訓
以史為鑑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1/《二十四史》中的勸善名句數則-3--331052.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3/《二十四史》中的勸善名句數則-5--331054.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4/《二十四史》中的勸善名句數則-6--331055.html
【神傳文化】誠信與責任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3/10/196901.html

(本文主圖: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明慧之窗)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