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
【聽文章】2023鴻「兔」大展 除夕夜話年獸
新歲來臨,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象徵世間除舊布新。終年奔波忙碌的人們,靜思過往,反省今年得失;更策勵未來,對新的一年抱持期待與祝願。其中,躲避年獸的侵擾,使得「過年」逐漸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起來看看過年的傳統習俗。
賞古詩迎新春 守護家人還需現代《防疫養生歌》
歷代新年詩可謂浩如煙海,燦若群星,有記錄各種傳統習俗的,有描寫喜慶氣象的,有抒懷言志的,有寄託祝願與祈禱的,可謂五彩紛呈。但大疫當前,最重要的是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爲此,一首《防疫養生歌》是您應該牢記在心的良方。
中華茶文化淺説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習慣「飯後一碗茶」,使「茶」有了更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茶」。
北京人的過年習俗:舊時的人文情懷和現代的感恩心語
老北京人的過年民俗濃縮了醇厚、樸實的人文情懷,一起來重溫舊時京城的濃濃年味;再看看當今的一群北京人,在年關將至的特殊日子,通過「飛鴻傳書」展現出的歷經魔難仍矢志不渝的感恩心聲。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2):劉禹錫掙脫凡見 晚年精進真修
劉禹錫一生中有很多佛門朋友,經常和這些朋友在一起談經論道、研講佛理。從一些高僧講述自己的超常經歷中,也使他漸漸打破了眼耳的屏障,認識到單靠人的感官根本無法理解更高層次的佛法真相。
【聽文章】宰相肚裏能撐船 皇帝也佩服的呂蒙正
人們常用「宰相肚裏能撐船」來形容人的寬宏大量。寬容大度是一種王者風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君子個人修養和與人相處的道德準則之一,宋朝的宰相呂蒙正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值得參照——遇事化禍為福,輕鬆無憂。
鼓韻聲聲 響徹千年時空
為了驅趕年獸而敲鑼打鼓、歡慶黃曆新年,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過年氣氛。一鼓作氣、暮鼓晨鐘更是大家常用的成語,張飛擊鼓古城會、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等,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鼓和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鼓聲為人們生活帶來歡慶和希望。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1) 柳宗元好道修佛 善行名垂青史
真正使柳宗元能夠超脫巨大貶謫磨難的,是他對佛之道的認識和理解,因為這種理解與認識提高了他的眼界、開闊了他的心胸。他認為佛法博大精深,包容萬有,但凡有志於掙脫物慾羈絆,不願為世俗桎梏的人,都會認同佛理、皈依佛法。這也是他自己修佛的原因。
盼望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終於接上的緣分
老師這番話,卻好似一道電光擊中了馮遠,電流瞬間穿透了大腦,直奔思想的最深處。他心中讚嘆:真是太好了!將來要是遇到彌勒佛,一定要好好學。
警世喚迷 古鐘的啟示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提到鐘聲,人們往往第一念首先想到的是那雄渾、悠遠的古寺鐘聲。今天在中國聞名遐邇的大鐘,乃是被稱作稀世國寶的北京大鐘寺(原覺生寺)的永樂大鐘。悠揚渾厚的鐘聲,使人領略到自然質樸的美,給人以警醒和啟迪。
← 上一頁
頁 8 / 13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紀念「四・二五」26週年 英國政要致信支持
紀念「四・二五」:從林沖誤闖白虎堂說起
天津法輪功學員孔凡衛被枉判七年半 多人遭綁架
往日回憶:勞教所警察尋找《轉法輪》
明慧故事廣播:深山奇女 絕處逢生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