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傳奇帝王蕭衍 (下) 梁武帝的輪迴故事
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四十八年,壽八十六歲,是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皇帝,僅次於清朝的乾隆。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專的帝王。採擷史料,一起來看梁武帝曲折的輪迴故事。
傳奇帝王蕭衍 (上) 中國第一個「和尚皇帝」
一心向佛的蕭衍,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和尚皇帝」。中國佛教徒超度亡靈的盂蘭盆節(中元節),就是源自他的帶頭作用。盂蘭盆大齋就是普食的意思。據說地獄裏的罪人,因梁武帝設齋造經二事,得消一切罪業,地獄一度曾為此一空。一起來看梁武帝的傳奇故事。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9) 風骨神仙品 文章浩蕩人
儘管李白的死法仍是未解之謎,但他傳奇修道的一生,讓後人見證他殊勝的生命回歸旅程。明代畫家沈周在李太白像上的題記寫得好:「風骨神仙品,文章浩蕩人。世間金鸑鷟(即鳳凰),天上玉麒麟。」這是對李白最貼切的讚譽了!
牛郎織女來相會 「七夕」涵義雋永
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在南梁時期成形,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延續至今,七夕除了被稱為東方的「情人節」,也被稱為「乞巧節」或是「女兒節」。
告別炎夏 處暑過後迎秋來
二十四節中的處暑,時間落在西曆八月二十三日前後,處暑就是出暑,到了這天就要進入日漸涼爽的秋天。但這段夏秋交替之際,早晚涼白天熱,住在都市的民眾仿如置身一個巨大的桑拿室,非常難受,所以有「處暑處暑熱煞老鼠」及「秋老虎」之說。
【正史嘉言】克儉節用:儉以養德 戒奢齊家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從古至今,成為教育人們遵守華夏勤儉持家優良美德的箴言。在這樣的道德基礎上,古人有很多節儉度日、輕財重德的典範故事,如宋朝宰相司馬光的賣地葬妻。《二十四史》中也有許多名句警言宣揚傳統文化的簡樸理念,摘錄四則分享,一起看看。
【正史嘉言】言而有信:其行必果 已諾必誠
信者,誠也。一般人認為的信就是誠信。「仁義禮智信」五常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道德準則。從古至今,誠實守信踐行諾言的不乏其人,以下摘錄五則《二十四史》中的故事分享。
【以史為鑑】聖王明君虛心納諫 聞過則喜
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願意誠心聽取他人意見和指責,並虛心改正者,唯有德之人能做到。您可知中國史上能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的天子是誰嗎?一起來看他「誠心求諫,聞過則喜」的小故事。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8) 《獨坐敬亭山》道盡詩仙修行人生
李白號青蓮居士,一生好道,其詩充滿修道人的率真、超逸和寧靜。在安陸酒隱十年間,親友對他不求仕進有所議論,於是李白寫下《山中問答》以回應。道家是講清修的,當不執著於仕途時,詩品便洋溢著道性和仙氣。
夢的啟示:李白「妙筆生花」 江淹「江郎才盡」
很多傑出的「天才」說,他的能力不是靠努力得來的,而是一種靈感或來自夢中的啟發。他們為何如此幸運,能得天獨厚被賦予這些能力?看看詩仙李白和詩人江淹的故事, 或許能得到一點啟示。
← 上一頁
頁 18 / 3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羅馬迎真善忍美展 觀眾:精神內涵極具價值
紀念「四・二五」26週年 英國政要致信支持
紀念「四・二五」:從林沖誤闖白虎堂說起
天津法輪功學員孔凡衛被枉判七年半 多人遭綁架
往日回憶:勞教所警察尋找《轉法輪》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