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龍年吉祥
【聽文章】話說「小年」送灶神:查善惡奏功過 保一家安泰!
童謠唱到:「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黃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稱之為小年,是祭祀灶神的節日——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善惡功過的日子。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忙碌過年的序幕正式拉開。
唐宋盛世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時候,你也許會陪着家人一道去公園、廟會等場所去觀看各類花燈煙火。元宵節的歷史久遠,內涵豐富,自漢興起後,培育出燈籠、燈謎、詩詞、元宵、湯圓等文化之花。讓我們從歷史的典籍中去尋找盛唐文宋時期元宵節的盛況吧。
【聽文章】「東風夜放花千樹 」 元宵節詩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象徵著春天的到來。歷代文人墨客創作的優美詩句,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盼,傳誦千古。
龍年話神獸
神獸,是代表平安吉祥的圖騰式動物,比如龍、鳳、麒麟、貔貅等神獸,它們是中華神傳文化的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它們的相貌各具特色,氣質神聖威嚴,且充滿靈性。它們已從各方面溶入我們的生活中。
新年話「福」 真正獲得福運的機緣在哪裏?
「開門迎福」、「迎春接福」,在傳統黃曆新年到來之時,家家戶戶都將大紅「福」字,喜洋洋地貼在大門上。每一個人都盼望得到福氣和福分,趨吉避禍。但到底怎樣才能得到真福呢?怎樣的人才算是有福呢?
鎮上大院的過年記憶
我小時候,從城市搬家到了郊區鎮上的一個大院裏居住。院子裏住了十幾戶人家,和我年齡相仿的小孩有幾個。每次穿上棉衣,我就盼望著過年。過了冬至,大院裏的小孩便隨著自家媽媽、姐姐到百貨商店去買花布、做新衣服。到了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有了年味,俗稱「過小年」,是祭祀灶神的節日。
新年新氣象 年畫添吉祥
黃曆新年是中國人的第一大節,是慶祝新的一年開始。年畫則是中國獨有的,在過年期間張貼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反映了民眾的風俗和信仰,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人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會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甚至由大門到廳房,貼滿了濃墨重彩、花花綠綠的年畫,寓意「新年吉慶,驅邪迎祥」。
【聽文章】這天起年味漸濃 漫談「臘八」的由來
「臘」起源於上古神農時,至今已近四千年歷史。南北朝時,將黃曆十二月初八定為「臘八節」,當日天子親自主持祭祀八種與農業收成有關的神明,感恩上天和其他許多神靈賜予豐年。從這天起,年味漸濃,吃碗臘八粥後,整個黃曆年的年俗也隨之拉開帷幕。
過年話春聯
「百節年為首」,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節期間,人們在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中,表達傳統文化敬天重神、慎終追遠、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的意涵,而其中貼春聯的習俗,尤其是過年迎新的頭等大事。千家萬戶都要將春聯貼於門的兩邊,不僅帶來了喜慶氣氛,也讓文化傳承的氣息更加濃厚。
龍與我們 上古時代那些龍的傳說
數千年來,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聖,並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圖騰。清朝康熙皇帝曾在南巡時目睹龍現身,史書中也可找到不少關於龍的記載,一起來看上古時代關於龍的傳說。
頁 1 / 2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一位山區女子的神奇經歷
百歲老人的幸運密碼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1)
清明節之際說清明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