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話春聯

過年話春聯

【明慧之窗記者李翼雲、宋芙瑛綜合編輯】「百節年為首」,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節期間,人們在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中,表達傳統文化敬天重神、慎終追遠、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的意涵,而其中貼春聯的習俗,尤其是過年迎新的頭等大事。

千家萬戶都要將春聯貼於門的兩邊,不僅帶來了喜慶氣氛,也讓文化傳承的氣息更加濃厚。

春聯趣事

先講一個春聯趣事。傳說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移居到江南,正值年終歲尾,他提筆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由於王羲之的書法太出名了,春聯剛貼上去就被人揭走了。於是他又寫了另一副對聯:

鶯啼北里千山綠
燕語南郊萬戶歡

誰知天明一看,門上還是空空如也,對聯又不見了。此時已是除夕。王羲之想了想,再次提筆,寫完後讓家人將對聯剪成兩截,只把上半截貼在門上,這半截兒對聯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一看這副對聯太不吉利,只好作罷。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親自將下半截對聯貼上。圍觀的人一看,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對聯的寓意變得非常吉利,眾人不禁齊聲喝采。

春聯的由來

春聯的由來久遠,與遠古之前的一扇時空門有關。

根據古老的《山海經》描繪:在蒼茫無際的大海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棵巨大的桃樹,碩壯的枝葉十分茂盛,彎曲盤結的枝條高高地伸展向天空,廣闊蓊鬱的樹蔭連綿長達三千里。

在枝葉東北方深遠的空間中,有一扇鬼門,所有的鬼都是從這裏進出鬼域與人間[1]。

山上有兩位神人,名為「神荼」(音神書)與「鬱壘」(音玉律),負責統領看管出入這扇時空門的眾鬼。只要發現兇惡為害世間的鬼,他們就用蘆葦編織的繩索將其捆綁起來餵老虎吃。

後來,黃帝制定了驅鬼的禮儀與節日,並依照時節舉行驅鬼活動。黃帝將桃木板做成人形,上面畫著神荼、鬱壘和老虎的圖像,並懸掛蘆葦編成的繩子來震懾惡鬼。這種在桃木板上畫圖的風俗流傳下來,稱為「桃符」,也就是最早的春聯形式[2]。

家家戶戶掛桃符

隨著時間的推移,紙張發明後,人們逐漸用紙張代替了桃木板,發展出寫上文字的「桃符」。

五代的後蜀君主孟昶喜愛題詞,每逢新年,就會命令學士大臣題寫桃符,貼在寢宮門口左右兩邊。在位的末年,他命學士幸寅遜撰詞,然而他覺得幸寅遜寫得不好,於是親自題寫桃符聯語: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成為歷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聯[3]。

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中,可見當時家家戶戶掛桃符的盛況。

這種寫在紙上的桃符,就是後來的春聯。

饒有深意的春聯,以富涵傳統文化的形式,提醒人們珍惜善緣與福音,亦寄寓對美好未來的衷心盼願。

春聯的種類與形式

春聯的種類多樣,依形式大致可分為門心、框對(春聯)、橫披、春條(四字吉語)、斗方(單字吉語)等。

「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春聯)」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如牆上的「大家恭喜」;「斗方」為正方菱形,寫著「春」、「福」等字,多貼在家具、牆壁上。

如何貼春聯才正確呢?訣竅在於:面對門的右邊是上聯,左邊是下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三、四聲(上、去、入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二聲(平聲)。弄清楚聯語最後一字的音調與門的方向後,新年伊始,就能妥妥地貼好自家的「幸福春聯」。

春聯的內涵各有奇趣

春聯言簡意深,對仗工整,音調諧和,寥寥十幾字,能狀難摹之境,能傳難達之情。結合書法藝術,更顯其古樸典雅的美感,是中華文化中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

傳統春聯常以敬天祀神,除舊迎新,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如:

天恩深似海
地德重如山
天地風霜盡
乾坤氣象和
東風吹出千山綠
春雨洒來萬象新

著名的橫披有「紫氣東來」、「吉星高照」 、「春意盎然」等。

家家戶戶所貼的框對春聯,也反映出不同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如:

爆竹聲中辭舊歲
梅花香裏報新春
春風入喜財入戶
歲月更新福滿門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明朝才子林大欽撰寫的一聯,長期以來享有盛名:

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堂

傳說,才學敏捷的林大欽早年曾當過私塾先生。有一年正月初一,東家夫人過生日,請來先生撰寫春聯與壽聯。只見林大欽提筆沾墨,不假思索便寫出此名聯。

明太祖酷愛春聯

過年貼紅紙春聯的民俗在明朝開始盛行。明太祖朱元璋酷愛春聯,不僅親自揮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他還曾送給他的開國功臣徐達一聯,表揚其非凡的功勳: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4]

建都南京後,太祖遂詔令民間家戶貼春聯,還會微服出行,到民間查看[5]。

傳說,朱元璋有一次在過年時,親自到民間巡視,發現當地只有一戶人家沒貼春聯。一問,原來這戶人家是閹豬、殺豬的屠戶,並不識字,於是他親自動筆為其寫了一聯: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直白的文字,也充滿傳神的趣味。[6]

祝朋友們甲辰龍年積善得福、祥瑞安康。

新聯廣傳 疫情中的福音

很多對聯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內涵和文化意蘊。這裏送上幾副對聯,祝大家在甲辰龍年積善得福、祥瑞安康。

佛恩浩蕩乾坤正,遍插新蓮天地香
橫披:春滿人間
敬天重德吉祥如意,修心向善福壽安康
橫披:華夏古風
存善念心清體健,積福德家和業興
橫批:回歸傳統
大法洪傳乾坤正,佛光普照天地新
橫批:春滿人間
敬天信神人祥瑞,重德行善福臨門
橫批:新年大吉
爆竹聲聲除舊歲,真言句句送吉祥
橫批:天賜洪福
冬寒散盡春意暖,冰雪消融奇花開
橫批:萬象更新
善待大法神佛保佑,明白真相平安吉祥
橫批:天賜洪福

結語

這些饒有深意的春聯,以富涵傳統文化的形式,提醒人們珍惜善緣與福音,亦寄寓對美好未來的衷心盼願。

春聯的起始,有著遠古神話的淵源,充滿奇幻的時空場景,而春聯的聯語具備詩詞的文學性,能抒情,亦能詠志,可以承載的內容豐富,化為字字珠璣,再結合書法之美,是為中華文化之國粹珍寶。

年前除舊佈新之際,不妨引導孩子了解春聯的歷史與文句內涵,或學習古人,也鋪設一席文墨,共享親子揮毫的樂趣。如此一來,談笑間,孩子不知不覺就上了一堂文化課了!

善待大法神佛保佑,明白真相平安吉祥。

參考文獻

[1] 漢王充《論衡》(訂鬼篇)引《山海經》(大荒北經)(今本無)云:「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閒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凶。」

[2] 太平御覽果部四桃《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伏邪氣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門,制百鬼。故令作桃人梗著門,以厭邪,此仙木也。

南朝・梁・宗憬《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

[3] 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初,昶在蜀專務奢靡,為七寶溺器,他物稱是。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喜節號長春。」以其年正月十一日降,太祖命呂餘慶知成都府,而「長春」乃聖節名也。又昶襲位後,民質錢取息者,將徙居,必署其門曰:「召主收贖。」周世宗平淮甸,克關南,即議討蜀而未果,至太祖乃平之。

[4] 金陵瑣事:太祖御書春聯,賜中山王徐公達云:「始餘起兵於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茲。定鼎於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此二十六字,乃初封信國公誥中語也。又一聯云:「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5] 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

[6] 清・陳尚古《簪雲樓雜記》: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昉也。帝都金陵,於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帝親微行出觀,以為笑樂,偶見一家獨無,詢知為奄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帝為大書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投筆竟出,校尉等一擁而去。嗣帝復出,不見懸掛,因問故,云:「知是御書,高懸中堂,燃香祝聖為獻歲之瑞。」帝大喜,齎銀五十兩,俾遷業焉。

【關聯文章】
龍年吉祥

【延伸閲讀】
新年話「福」 真正獲得福運的機緣在哪裏?
五千華夏文明的點睛之筆:琴棋書畫
話說「小年」送灶神:查善惡奏功過 保一家安泰!
新年祈求平安健康 從古至今甚麼方法趨吉辟邪

明慧網原文:
明慧期刊:金種子(第五二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1218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3/2/11/過年話春聯、福字與年畫-26976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8/1/19/【神傳文化】對聯的意蘊-17060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7/新年話對聯-23498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3/1/5/對聯-炮竹聲聲除舊惡-454525.html
真相對聯(兩副)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04614

(本文圖片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