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首頁
>
古往今來
>
傳統正見
|
紅禍瀰漫
|
文化長廊
|
古往今來
貪財取危 自求災禍
2025-01-10
古往今來,有人認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求財貪利,人之本性,不是大惡。也有人認為:貪財取危,貪權取竭;貪財如毒蛇,終將被蛇咬;一旦為利所驅,必將為利所害。古今實例令人扼腕嘆息,也在發人深省。
明智的石匠
2025-01-8
宋朝蔡京是與秦檜齊名的巨奸,他用刻石碑《元祐黨籍碑》的方式打擊異己樹立威權,並下令全國各州縣官府復刻此碑。此舉引起了當時許多有良知人士的反對,包括一位名叫李仲寧的石匠。
中共:把地球管起來!
2025-01-8
美國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三權分立基礎上的,而中共的各級法院,其司法裁量權實質是披著法律外衣的黨權體現,法院是中共的一根政治大棒。二、三十年來中共對美國進行全方位滲透,其中,針對美國司法施加共產主義影響力成為關鍵一環,中共的司法滲透正在損害美國利益。
中共思想控制的機制與影響
2025-01-7
思想自由是天賦人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地思考、相信、表達和追求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然而,中共為了維護其統治,管天管地還要管人的思想。中共通過系統性的壓制思想自由,強化對民眾的意識形態灌輸,構建起一套嚴密的思想控制體系。
當美國不再容忍中共的極限戰
2025-01-7
早在一九九九年,中共就提出《超限戰》,發動「超越一切界線和限度的戰爭」,「超越於一切政治的、歷史的、文化的、道德的羈絆之上」。任何對中共姑息、妥協、幻想,實質上都是自傷、自殺行為。
「小寒」踏雪尋梅:舊歲將除 新春不遠
2025-01-4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二零二五年是從一月五日開始。小寒往往是一年中最冷之時,也正是梅花花開的時節,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臘梅的骨骼清奇、幽香襲人,是冬天獨有的風景。
【聽文章】緬甸遠征軍史連長的紅朝遭遇
2025-01-3
國共內戰期間,中共通過非人道手段等方式,贏得了若干戰役的勝利。中共一九四九年建政後,又開始了所謂的「剿匪」行動,即剿滅國民黨留在大陸的殘餘力量。那麼,中共是如何對待國民黨戰俘的呢?
中共對美國的滲透日深 國安再伸黑手
2025-01-3
近來,美國司法部門不斷出手,抓捕潛伏美國多年的中共代理人和中共間諜。而美國到底有多少中共間諜?現在還是個未知數。近日中共國安啓動了新的陰謀。
清醒與迷失:《二十四史》記載的毀佛遭報
2024-12-25
中國歷史上的「三武一宗」謗法毀佛,都遭到了報應。二十世紀末,中華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場對於佛法的殘酷迫害。智者清醒,愚者迷失,前車之鑑不能不查。
百年社論名篇: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
2024-12-23
這是美國新聞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論,雖然距今已有127年,但是,在美國,每當聖誕節來臨,各地的一些報紙、雜誌,總要重新刊登一次。一起來品味。
聖誕夜 25萬官兵同心祈禱之後發生的奇蹟
2024-12-23
聖誕節來臨,讓人想起八十年前二戰中歐洲戰場上的那個最艱苦的寒冬。巴頓將軍通過隨軍牧師,帶領美軍二十五萬官兵共同向神祈禱,結果在聖誕日,在神的佑護和加持下,扭轉戰爭困境,創下了又一個歷史傳奇……
「冬至」大如年 今年更特別
2024-12-20
冬至是華人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通常在公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古代以「冬至」代表一年之始,俗稱「歲初」,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所以有「冬至大如年」、「亞歲」的說法。今年的冬至很特別,一起來看。
凡事為他人著想:《忍經》中的六則故事
2024-12-20
忍是一種功夫。只有體會「忍」的真義,才能對無常的世事保有一份平和、通透的理解,最後獲得達觀而坦蕩的人生。歷史上除著名的韓信忍胯下之辱外,《忍經》也記載了不少關於忍的故事,值得我們引為生活中的借鑑。
【聽文章】北宋名將楊延昭 身先士卒不居功
2024-12-13
楊家將是北宋的英雄傳奇,一門數代保衛國家,他們抗遼的事蹟記載於《宋史》。楊家將中功績最卓越的是楊延昭,又稱楊六郎。他是延續北宋國祚的第一功臣,遼國將其視為剋星,有他在就不敢輕易犯境。
顛覆美國的45項共產主義目標
2024-12-7
在中國大陸人的詞彙裏,美國是和「資本家」、「自由」聯繫在一起的。可是,如果有人說,美國和共產主義糾纏在一起已經60多年了,您會感到詫異嗎?
「利緣義取」的生財之道
2024-12-4
利益與道義,有時確實是兩難選擇,企業以盈利為經營目的,在兩者之間應如何選擇呢?「利緣義取」是日本企業之父的生財大道,一起來看。
「大雪」:狂風稜稜 至此而雪盛
2024-12-2
大雪,是中國黃曆的「十一月節」,天氣將更冷,雪往往下得大、範圍廣,故名大雪。此時黃河流域一帶白雪皚皚,而江南剛進入隆冬,氣溫也顯著下降。
漢字裏的史前文明(下)
2024-11-26
大禹治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事蹟。從堯帝在位的時候,罕見的大洪水淹沒了高山、丘陵。《説文解字》又是怎麽描述的?
謙虛是人生的一盞明燈
2024-11-26
堯、孔子、諸葛亮等名人,以不同的功績留名青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或許是一個人邁向成功並能持盈保泰的要素,那就是謙德之美。就如孟德斯鳩說的:「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海納百川」。
【文史漫談】勇者無懼
2024-11-25
在混亂的時代裏,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沒有向世俗低頭,而是堅持推崇「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勇。他們不但影響了歷史和世界,也將他們的思想理念傳播於世。當今,「勇者無懼」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一起來回顧和反思。
《詩經》中的禮樂文化(下)
2024-11-19
《詩經》中表現出的弘揚正氣、關注現實和道德理念,被稱之為「風雅」精神,是古時士大夫言語行為的重要標準,曾在神州大放異彩並影響後世。但此華夏文明已幾近遺失。可喜的是,當今能在神韻藝術團的演出中尋回古風。
《詩經》中的禮樂文化(上)
2024-11-18
禮樂文化是中國的主流文化。要一窺禮樂文化的奧秘,可透過學習《詩經》一探究竟。它透過自然樸實、言簡意賅的詩言,將「道德」貫穿其中。用孔子的話來說可以達到陶冶善心、規範行為,成就善德的目的。
【畫聖傳説】吳道子潑墨為畫 唐明皇讚歎不已
2024-11-16
一日,唐明皇令吳道子在皇宮中的一面粉牆上做山水畫。吳道子調了一盆墨,將墨汁全部潑在牆上,一起來看後面發生的故事。
漢字裏的史前文明(中)
2024-11-12
帝堯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他時常巡察天下,了解民意,體察世情。他四海為家,以苦為樂,在《説文解字》中多有提到他的事跡和美德,其中的不少故事,在後世看來如同神話。
燦爛而求備的唐代繪畫(3)花鳥畫窮盡其妙
2024-11-12
唐代的繪畫作為盛唐氣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美術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筆,繪畫名家輩出。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評價初盛唐的作品是「燦爛而求備」,這也是對整個唐代繪畫風貌的概括。本文賞析部分花鳥畫作品。
燦爛而求備的唐代繪畫(2)山水畫意境妙絕
2024-11-11
唐代的繪畫作為盛唐氣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美術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筆,繪畫名家輩出。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評價初盛唐的作品是「燦爛而求備」,這也是對整個唐代繪畫風貌的概括。本文賞析部分山水畫作品。
「小雪」:寒氣至天地閉 瑞雪兆豐年
2024-11-11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今年從十一月二十二日開始。小雪物候之一「陰陽依上下」 ,天地陰陽不交不感,天地閉塞。雪花如蝶,瑞雪兆豐年。
漢字裏的史前文明(上)
2024-11-11
在一般的印象中,三皇五帝是神話中虛構出來的形像,但是在被稱為「活化石」的漢字中,卻真實地保留了三皇五帝不同方面的信息——史前文明。
善惡有報一念間:只因一件事 他延壽30年
2024-11-8
在中華文化中,千百年來流傳著對於健康長壽的祝福,華夏民族世代信守積德行善、敬神禮佛傳統的個人和家庭,也的確有著種種福報,反之亦然。一起來看古代和現代的真實故事。
聲韻優美回旋跌宕《詩經》含蓄演繹敬天崇德
2024-11-7
《詩經》既有聲韻上的美感,意境含蓄,又有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演繹敬天崇德,「惟德是輔」,展現中國古人對上天的敬畏,啟悟當今的人們明辨是非,擇善而從。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