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帝堯的故事 (14) 洪災是天意 西王母:治水再等三十年
帝堯是個一心為民的君主,但人民卻飽受水患之苦,這使得他憂心忡忡,因而派特使到崑崙山懇請西王母救災。還微服出巡了解人民生活,聽到了老人高唱擊壤歌,他覺得自己做得不好,再次想讓位給大賢之人。但因天意不可違,洪患一時無解,繼任之人未出,他心中憂苦有增無減。
顏氏家訓 (3) 思想激盪的時代 擇中道而行
顏之推家族雖然代代承傳儒學傳統,但卻是篤信佛法,他還著述《冤魂志》、《集靈記》等闡釋因果輪迴的書籍。他指出清談玄學的謬誤,並深入駁斥人們對佛教地質疑與污衊。在實務上,他則是教導子孫如何在思想劇烈撞擊融會的時代,中道而行。
顏氏家訓 (2) 讀聖賢書涵養德行 教養方式重視細節
《顏氏家訓》中,沒有光鮮的妙論,沒有高調的奇想,中心思想就是「德行」。 在立身處世方面,大致秉持儒家的思想,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在一個劇變的時代,他是如何教育後代,幫助他們安頓身心,遠離災禍?
顏氏家訓 (1) 劇變的時代 一個父親的叮嚀
為人父母,總想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孩子。百年之後,我們最想留給子孫的是什麼呢?是田宅華廈?還是黃金珠寶?在局勢劇烈動盪的南北朝時代,一位父親選擇給孩子留下一本「家訓」,沒想到他卻因這本書而名垂千古。
從歷史人物談「忠」的層次
「忠」是中國傳統社會一個重要的道德理念,但忠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有層次的差別。周成王在周公教化下,成就了成康之治;齊桓公在管仲去世後死狀極慘;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後國家滅亡。周公、管仲和伍子胥都是忠臣,為何結局落差這麼大?為君者如果誤信國賊,那下場又將如何?
帝堯的故事 (13) 羿射日建功 神獸現身 大水為患
帝堯東巡途中,碰到不少奇人異士,如:騎鸞遨遊的洪崖、叢林中來去自如的偓佺;也遇到不少棘手的難題,尤其是十個太陽為患及洪澇之災。太陽之患被神射手羿解決了,就是流傳至今的「后羿射日」故事,但洪水之患卻一時難解。繼續來看看這個神人共處的時期,還有甚麼奇事呢。
帝堯的治國之道
你聽過「堯舜禪讓」的故事嗎?你知道帝堯的治國之道有那些嗎?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那質樸、率真、負責的帝堯時代吧!
帝堯的故事 (12) 黟山如仙境 美景奇獸藏神跡
帝堯在遊覽黟山和軒轅峰時,知道了這地方有神獸、有美景、有仙跡,還有用之不盡的煉丹藥材,難怪黃帝會選擇在這修煉。很多人熟知的圍棋,甚至早在黃帝時期就已出現,帝堯看了這個遺跡之後,立刻領悟到圍棋原理出自河圖,可說是天縱英明,千古一帝。
廉潔公正一心為民 康熙盛世中的好官
傳統文化經典所載及的賢官,都是敬天道、守良知、操行剛正之人,而且多半有以天下蒼生福祉為己任的胸懷。清朝康熙皇帝主政期間,有三個官吏治理政事以百姓為先,不但為人稱道,也獲得重用升官。可見明君之下好官輩出,成就治世必須君臣都得重德行善。
帝堯的故事(11)南巡路過黟山 揭曉黃帝修道成仙秘訣
古人修仙之處多在名山勝境,黃帝是在黟山修煉成仙,啟蒙師父則是廣成子。帝堯南巡時特地到黟山參拜,赤將子輿敘說了當時黃帝修道的方法,還提到騎鸞仙人洪崖已三千餘歲。仙人真的和一般人共處世間嗎?他們想帶給世人甚麼信息呢?
← 上一頁
頁 21 / 3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明慧視頻】神給的女兒再出奇蹟
【聽文章】車禍劫後餘生的平安秘訣
【聽文章】從小到大 女兒為何一路順風順水?
「我找到了打開新世界的鑰匙」
神韻照亮世界 美歐政要褒獎盛讚 (二)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