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捐助
德行典范
【听文章】【以史为鉴】善化人心 盗亦有道
自古以来,有人心存善念,即使面对小偷也是宽容对待,甚至赠金帮助解决困难。如此不仅给自己带来好运,也为儿孙造福积福。宋人于令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人因行善获上天护佑,盗贼都不敢上门,真是符合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说法。一起来看古籍中记载的几个善化人心、盗亦有道故事。
半斤是八两的大学问
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不相上下的人或事物。一些年轻人听了很纳闷,半斤应该是五两,怎么会是八两呢?相传我们的先人制秤时,是观察天上的星宿而定的,秤杆上有十六颗秤星,一颗星代表一两。杆秤看似简单,里面却有许多学问呢!
尊师弘道 富而无骄 (2) 以仁为本 子贡纵横政商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支柱,主要精髓在仁、礼和中庸三个方面,为人诚厚宽容、处事考虑他人。能在政界与商界游刃有余,春秋时代的子贡就是是孔子的弟子中学以致用的典范,成就了仁爱、诚信、善谋的中华儒商。
尊师弘道 富而无骄 (1) 孔子周游列国 儒商子贡出资
孔子为甚么有财力周游列国十四年?是谁出的钱?赞助者就是他的学生子贡。一般人认为无奸不成商,子贡学的是仁义之说,宅心仁厚且乐于助人的经商之道,却能富可敌国。儒商和奸商有何区别?我们来看看。
如何为人处事?孔子以德教化 后世誉为万世师表
孔子一生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他重视教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后世誉为「万世师表」。我们回顾几则古籍中记载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孔子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导。
谦虚是人生的一盏明灯
尧、孔子、诸葛亮等名人,以不同的功绩留名青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或许是一个人迈向成功并能持盈保泰的要素,那就是谦德之美。就如孟德斯鸠说的:「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听文章】古人信守婚姻承诺 恪守贞义三十年
清朝程、刘二人的父亲为稚龄儿女定下婚姻之约,两人素未谋面,又音讯不通,在生死不知的情况下,彼此矢志贞洁、守义,三十多年如一日。最终上天庇佑善人,在颠沛流离之后,为之成就「天作之合」。一起来看古人信守婚姻承诺的故事。
孙思邈的灵丹妙药:以德养性 以德养身
孙思邈经历了三个朝代,一生只愿修身养道,济助苍生,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太宗见他仙风道骨,容颜年轻,感叹道,像广成子这样的神仙原来世上竟是有的。相传他活到141岁时才仙游。一起来看孙思邈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和传奇故事。
善良的社会风气如何形成?
西方哲人柏拉图说:「善行给我们自己力量,也激发别人行善。」人们的善心行善,对个人、社会与世界都是有助益的,并会形成一种善的循环。隋朝官员辛公义及宋朝官员陈尧佐,他们的善心对官场和民间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当今为官者仿效。
廉洁公正一心为民 康熙盛世中的好官
传统文化经典所载及的贤官,都是敬天道、守良知、操行刚正之人,而且多半有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己任的胸怀。清朝康熙皇帝主政期间,有三个官吏治理政事以百姓为先,不但为人称道,也获得重用升官。可见明君之下好官辈出,成就治世必须君臣都得重德行善。
页 1 / 5
下一页 →
最新发布
南澳圣诞游行 观众:遵循真善忍 生活如天堂
来自台湾的感恩
明慧故事广播:两度见证奇迹 邻居:不服都不行
巴尔的摩圣诞游行 警察:所有人都需要真善忍
【听文章】读李大师文章 明白了人生三个基本问题
热搜文章
最新
长热
Instagram 画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