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真(明慧之窗記者古緣編輯)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一直以重視「家教」著稱於世,古人教育子女要修身明德,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諸葛亮教子「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一生為國為民,克己奉公,為後人樹立了楷模。
他教育子女要有遠大的志向,五十四歲時,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寫了著名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他對子女的要求: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他告誡子女要做到靜,不斷修身和反省自己;要做到儉,才能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和節操。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不安定寧靜就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實現理想需要不斷學習知識,只有靜心、刻苦才能學到真知,沒有堅定的意志就不能成功。
諸葛亮對子女寄予著厚望,他的子女後來都淡泊名利,忠心報國,為國家社稷做出貢獻,這正是「寧靜」、「致遠」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陸游教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南宋傑出的詩人陸游,剛正不阿,心繫百姓,因不事權貴而屢遭貶謫。他有六子一女,非常重視對子女做人的教育。他告誡子女:「但願你們長大成人之後,鄉親們稱讚你們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個老百姓,與那些高官顯爵相比,也是無愧的。」
他教育子女要知書達理,在《五更讀書示子》中寫道:你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好時機,要刻苦攻讀,莫失良機。讀書最要緊的是學以致用,要切實做到「善言銘座要躬行」、「學貴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學習古人的高風亮節,不媚權貴,正直無私。
他還告訴孩子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即作文先做人。要注重修身,時常檢查自己,有錯必改;看到別人有好的行為,要主動自覺地學習;不要與那些華而不實的人結交在一起。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陸游在冬夜裏教小兒子陸子聿讀書時所作,他手把手地教陸子聿寫字,教導他讀書學習一定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送子龍赴吉州掾》是他為二兒子陸子龍到吉州赴任地方官時寫的贈言,詩中說:「汝為吉州吏,但飲吉州水;一錢亦分明,認能肆饞毀!」就是要求他清清白白地做官。
他還告誡兒子說:「在吉州有我的一些朋友,他們不但有學問,而且品德也好。你到那裏後,可以去拜訪他們,但不要向他們提出甚麼要求,可以同他們相互勉勵。」要不求利祿,廉潔自守,成為一個一身正氣、真正為百姓謀福的人。
陸游的子女後來都成為遠近聞名的賢德之士。
徐勉誓將清白留子孫
梁朝時中書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他嚴於律己,行事公正而謹慎,節儉不貪,不營置家產。平時所得的俸祿,大都分給了親友中的窮困者和貧苦百姓,因此家裏沒任何積蓄。他的門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勸他為後代置點產業,他回答說:
「別人給子孫留下財產,我給子孫留下清白。子孫如有德能,他們自會創家業;如果他們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財產也沒用。」
徐勉經常教導子女要重品行操守,他曾寫信告誡兒子徐崧說:
「我們家世代清廉,所以平常日子過得清苦。至於置辦產業這件事,從來就沒有提及過,不僅僅是不經營而已。古人說:『把整筐的黃金留給子孫,不如教他們攻讀一門經書』。仔細研究這些言論,的確不是空話。我雖然沒甚麼才能,但有自己的心願,幸得遵奉古人這個教訓去做,就不敢半途而廢。」
「自從我身居高位以來,將近三十年,一些門人和老朋友都極力勸我趁有職有權時見機行事,購置田園留給你們,我都拒絕未採納。因為我認為只有將寶貴的清白遺給後代,才能讓後人享用無窮。」
徐勉的子女後來都成為遠近聞名的賢士。
結語
家庭教育的特點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由於孩子的可塑性大,所以對其品行的教育尤為重要。對於一時不能明白的道理,他們在實踐中逐漸都會接觸到,只有正確地引導才能使其走正。
為人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其實不管給其多少財物都是身外之物,教其重德向善,才是為其長遠和未來考慮,才能使其真正受益,讓其在任何時候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選擇正確的人生之路。
【關聯文章】
兒童教育
【延伸閱讀】
康熙的為人處世之道
教養小孩 金言:家長帶著善心的身教最重要
《轉法輪》一本奇書改變上億人的命運
水的德行與智慧
開卷有益:古代賢母的教子故事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古人教子故事三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11/17/166729.html
【神傳文化】古人教子以德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2/24/196017.html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