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老倒騎驢蘊含的天機

張果老倒騎驢蘊含的天機

文/秦夢蘇(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編輯)

張果老,本名張果,是唐代一位精通服氣、修煉內丹的道士,後人尊稱為張果老。他的故事可能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在方技類中也載有《張果傳》。

張果老一心修道,不求世間榮華富貴,堅定求道,歷經了漫長歲月和百般艱難。世傳他有長生不老之術,唐太宗、唐高宗屢次徵召他,都被他婉拒。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無奈,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就開始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恆州的山中再次見到他。

張果返老還童

唐玄宗後來終於召見到張果老,但見他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髮疏齒落、老態龍鍾?」

張果老說:「衰朽的年歲,又沒有甚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髮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嗎?」於是便在殿前拔去自己的鬢髮、擊落滿口的牙齒。

玄宗看了非常擔心,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一會兒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鬢皓齒。見過這一幕,當時的達官貴人們都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的秘訣,但都被張果老拒絕了。張果老證明了仙家不同於凡人,但求道並非為了更有本事,更不能與凡俗混為一談。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獵,捕獲一頭大鹿,此鹿與尋常的鹿相比,稍有差異。廚師剛要宰鹿,張果老連忙阻止說:「這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初漢武帝狩獵時,我曾跟隨其後,漢武帝雖然捕獲了此鹿,但後來把牠放生了。」

玄宗說:「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時遷境異,你怎麼知道牠就是你說的那頭鹿呢?」張果老說:「武帝放生時,曾挂一小銅牌在鹿的左角上。」於是玄宗命人查檢。果然有一個兩寸大小的銅牌,只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

玄宗又問:「漢武帝狩獵是哪年?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張果老說:「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對,果然無誤,可見張果老早已成為修道得道之人。

仙家不能對人洩露天機,因此往往借物施教,用一些具體事來啟發人們的悟性。也許,張果老想藉這八百年前的見證告訴玄宗,人生並非只能空度百年,修道得道就能超越「生老病死」。

倒騎驢藏天機

據說張果老平時倒騎一頭白毛驢,能日行萬里。他的毛驢一不吃草料,二不飲水。到夜晚拍一下驢頭,那咻咻喘氣的驢子就倒在地上變成一張紙驢,張果老將其折疊起來收好。第二天起來,掏出紙驢輕輕吹口氣,一頭活生生的驢子又站在面前。

中國古代傳下來的修煉故事中,往往蘊含著許多天機奧妙。尋常人如果主觀妄斷,不求甚解,或者只顧忙於眼前,往往就會與之擦肩而過,無意中丟失了五千年神傳文化的精髓。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到女媧、伏羲、神農三皇所經歷的來看,顯然曾是一段人與神共處的歲月,神曾經直接傳授文化給人類。這些成為後人代代傳誦的神話傳說。

回到「倒騎驢」,歇後語「張果老騎驢──倒著走」,本文作者兒時不解:既然是神仙,做事應該更有意義,為甚麼倒著走呢?可是無處問詢,因為那時正值「文革」時期,中國傳統文化被中國的學校一律當作批判和鏟除的對象,學生找不到原著資料去研讀。

舉例來說,當年全中國批「孔老二」、批「師道尊嚴」,就像這十年批法輪功、批真、善、忍,大陸的學校絕不敢發給學生一本《論語》原文、《轉法輪》原著,讓學生自己去研讀、思考和判斷。

一晃多年過去了,當年被批臭的「孔老二」現在已成了紅遍中原的「古代明星」。在信息和商業時代,即便是極權政府,對華夏祖宗帝王們的否定、對傳統文化的隔絕,已不可能再維持下去,人們又可以讀到孔子的《論語》原文了。

《論語・學而》中記載:「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 富而好禮者也。』」大意是: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貢問孔子:「貧窮而不阿諛奉承、不討好別人;富有而不驕奢、不狂妄。老師認為怎麼樣啊?」孔子回答:「還不錯吧,但比不上貧窮而能自得其樂、富有卻喜好禮義的人。」

或許孔子時期,人類已不再推崇樸實善良、安分守己的自然本性。孔子看到了社會道德的退步,所以提倡「克己復禮」,同時也對弟子指出貧富中各自的不同品德境界。

老子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對孔子來說,儘管禮只是一種外在的約束形式,並非高德之人自然無華的境界體現,但總比連「禮」都不講的社會好。也就是說,孔子看到了社會道德的下滑,但還想讓社會守住「禮」的標準。

道德下滑危機

而當今的中國社會,早已禮不復存。雖然物質和金錢遠比「大躍進」時代讓人眼花繚亂,但過去講勤儉是美德,現在講揮霍是身價;過去講貪污是罪惡,現在講腐敗是本事;過去講做人不能昧良心,現在講有錢能使鬼推磨。更有坑矇拐騙暴力遍地,電視台每日播放的內容多是誨淫誨暴,亂倫亂性,黑幫亂黨一家,正邪顛倒,社會道德已滑至無可下滑的地步。

試想,得道之人是高於聖人的,而且真仙都是求真向善的。如果張果老在那個時候就看到了今天 ── 世人都迷在名、利、情中,道德日下,人們所追求的與「返本歸真」的理是反的,是倒過來的;世人覺得自己在往前發展,其實道德風氣就越倒退。

那麼,張果老倒騎驢也就不難理解了,那可能既是對世人的提點,也是他的自我言志 ── 是啊,人離道越遠、離真、善、忍越遠,人心就越惡、社會就越亂,天地間存在的「成住壞滅」規律也就越到了最後一環。希望人們找回善良的本性,也許才是張果老「倒騎驢」的真正原因。

千年輪迴有緣由。但願有更多的當今世人能看清神仙、聖賢們早就看到的問題,珍惜這個特殊時代中迴盪著的、關於人生終極問題的特殊呼喚。

【延伸閲讀】
【聽文章】「倒騎驢」的張果老 預見當今的中國
法律之上有天理
約伯的故事:為甚麼敬畏神的人會受苦?
【古人修煉故事】費長房失道心 不得善終

【延伸閲讀專輯】
《為甚麼會有人類》讀後感
西方輪迴研究漫筆
人類文明與生命奧秘
道德傳家
德行典範
特異功能探秘
茶餘夜話

明慧網原文:
張果老倒騎驢的啟示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2/12/217982.html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之窗合成)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善良與光明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