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的境界與胸懷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的境界與胸懷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宋史》中記載,范仲淹讀書「晝夜不息。冬月可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意思是說他讀書日夜不輟,在寒冷冬天學習累了,就用冷水洗臉提神;食物不夠,就用粥充飢。別人難以忍受的,他不以為苦。

古今有不凡成就者,可說首先都做到勞其筋骨、苦其心志,范仲淹也是如此。我們來重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幾則故事。

范仲淹彩像。(公有領域)

「斷齏畫粥」刻苦求學

范仲淹,字希文,諡文正,好彈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稱范履霜。他三歲不到父親就過世,母親帶著幼兒改嫁淄州長山縣朱家,從而改姓名為朱說(音悅、yuè)。范仲淹年少就發奮讀書,並到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學習。

《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記載,范仲淹在醴泉寺期間,每天「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薤十數莖,酢汁半盅,入少鹽,暖而噉之,如此者三年。」

意思是,他每天用二合(容量單位)小米煮一鍋粥,過夜凝結後用刀劃成四塊,早晚取兩塊,再切些齏(音機、jī,蔬菜),澆上醋汁、加點鹽,熱一熱就吃了,吃完繼續讀書。他不在意如此清苦的生活,這一吃就是三年。成語「斷齏畫粥」或「劃粥斷齏」即來源於此,形容不畏艱苦,刻苦求學。

相士:真正的宰相

范仲淹後來得知自己是繼子的身世,就辭別母親到睢陽應天府書院讀書。記錄宋代重要人物事蹟的《三朝名臣言行錄》中寫道,范仲淹在應天府讀書時,「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他刻苦勤學《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等儒家經典,立志「大丈夫當利澤生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後來又受佛家思想的影響,敬信神佛、佛法。他的濟世精神和為官清正、愛民如子的思想基礎,源於儒家「仁者愛人、兼濟天下」的理念和佛家「佛性向善、慈悲眾生」的境界,以天下人福祉為己任,關愛生命,關照未來。

他曾作詩:「長戴堯舜主,盡作羲黃民。耕田與鑿井,熙熙千萬春。」這是他理想中的社會,希望百姓能夠生活在像堯舜那樣的盛世,天下清平而祥和。

范仲淹希望,百姓能夠生活在像堯舜那樣的盛世,天下清平而祥和。(清 陳枚《山水樓閣圖冊》局部,公有領域)

范仲淹曾經拜訪一位相士,並請教:「我是否有機會當宰相?」相士說:「沒有希望。」再問:「我是否有機會當名醫?」相士驚訝地說:「怎麼目標相差那麼大?」他說:「只有宰相及名醫才可以救濟眾人。」相士讚歎說:「你的心如此仁慈,是真正的宰相。」

後來范仲淹高中進士,被任命為參軍(參謀軍務),並迎回母親奉養,正式恢復了范姓。

為民敢言「三黜專城」

范仲淹一生因正義敢言而數次被貶黜,但他從不為個人際遇而悲傷,矢志不改初衷,「三黜專城」便是例證。專城是指職掌一城之事,即地方官。

一黜

入仕後的范仲淹,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例如他出任泰州,看到當地海堤多年失修而坍圮不堪,海水淹沒農田,成千上萬災民流離失所。他不辭辛苦修築了捍海堰,人民生命財產得以保障,受災流亡的民戶也重返家園。人民感激他的功績,為他修建生祠,並把海堰叫做「范公堤」,災區縣民往往以范為姓。

范仲淹有了此政績,天聖七年被調到朝廷任祕閣校理(皇帝的文學助理),就更關心朝政和民間利弊。當時行將冬至郊祀,皇太后要求仁宗先率百官為她叩頭賀壽。范仲淹上書反對,認為有違君主之禮,不合朝廷體制,並力諫皇太后撤簾罷政,還政仁宗。

結果觸怒了劉太后,被貶為河中通判府。

二黜

明道二年,仁宗親政後,范仲淹被召回京師擔任右司諫(諫官)。當時京東和江淮鬧饑荒,他奏請救災未得回音,便當面問仁宗:「如果宮中半日停食會如何?現在許多地方的百姓沒東西吃,豈能不管?」仁宗深為感動,派他前去賑災。他每到一地就開倉賑濟,並減免部分賦稅,還特意將災民充饑的「烏味草」帶回京城,請仁宗傳示六宮貴戚、朝廷上下,提醒他們勿忘百姓疾苦,杜絕奢侈之風。

後來仁宗因故打算廢后,一些朝臣出於道義反對,當時的宰相為討好仁宗,明令禁止百官參議此事。范仲淹便與御史中丞孔道輔率百官「伏閣極諫」,結果惹怒仁宗,被貶至偏遠的睦州。

三黜

景祐二年,范仲淹升任禮部員外郎,時任宰相的呂夷簡把持朝政,頗為專權。范仲淹常勸說仁宗「官人之法,人主當知其遲速升降之序,其進退近臣,不宜全委宰相。」呂夷簡知道後傳話范仲淹:「不為言官,不要多費口舌去議論國事」,並在仁宗面前誣陷他「薦朋引黨,離間君臣,越職言事」,北宋時期的「朋黨之爭」即由此起。最終呂夷簡遭罷職,但范仲淹也被貶至饒州。

范仲淹心繫朝廷,不畏權貴為民請命,正如他在上疏中所寫「持一節以自信,歷三黜而無悔」。

范仲淹心繫朝廷,不畏權貴為民請命,正如他在上疏中所寫「持一節以自信,歷三黜而無悔」。(宋 馬遠《梅花書屋》,公有領域)

孤兒寡母「示關津」

據《宋人逸事彙編》記載,范仲淹在出任地方官時,有個孫姓下屬病逝,留下年輕妻子和兩個幼兒生活無著,他們想回老家也沒有辦法,景況淒慘。范仲淹聞知,便拿出自己的俸祿接濟他們,在他的感召下,其他官員也紛紛捐助。

後來范仲淹為他們買了一條船,派一位幹練的老吏護送他們回原籍。范仲淹怕他們在路上會遇到關卡阻礙,便寫下《示關津》一詩交給老吏,當作經過關防的通行證。

《示關津》
一葉輕帆泛巨川,
來時暖熱去涼天。
關津若要知名姓,
此是孤兒寡母船。

大意是:一條帆船要經過長長的河川,起程在夏季,歸家可能會是秋天。途中水上檢查人員若查問姓名,他們是孤兒寡母啊,請予放船!這首詩很好地表現了范仲淹關心百姓疾苦的美德。

讓出寶地 設置義田

范仲淹曾被貶到蘇州,當時買了一塊地打算蓋房居住。地理師說此地風水極好,必會接連有人當公侯卿相。范仲淹聽了說:「既然如此,與其一家人獨自顯貴,還不如讓江蘇一帶的士人都能來此學習,那麼就有更多人可以顯貴了。」便在這裏創辦學堂。

范仲淹曾立志要照顧貧困的鄉親,但直到他為官三十年後回朝廷當宰相,才有足夠俸祿做這件事情。他就在鄉里買下幾千畝良田,稱為「義田」,用來贍養親族中窮困的人,如遇婚嫁、喪葬另有補助。他去世後,後代子孫也繼承這項濟助族人的遺願。

范仲淹樂善好施,為官數十年但自奉甚儉,因治理邊防有功得到朝廷賞賜金銀,他全部分給部下,自己未留分文。雖居高官,卻「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即使身居宰相時也沒建造一座像樣的宅第。有人主張為他建新宅,他說:「人追求的是道義。一個人如果心中有了道義,無論身在何處心裏都是高興的。建造宅第的事你們不要再提了。」

他也沒有為子孫置辦田地房產,卻用自己的積蓄興學、置辦義田、周濟他人等,為後人留下了高風亮節。范仲淹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個個能繼父志,所以孫曾輩又再發達,代生賢良,歷八百年(至清朝)而不衰!

范仲淹在名著《岳陽樓記》中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 郭忠恕《岳陽樓圖・卷》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奉行「不欺」精神

范仲淹待人寬厚,樂於助人,當時很多賢士都在他的指導和薦拔下成長起來。新科狀元賈黯就曾請教他治世立身之道,范仲淹說:「君不憂不顯,惟不欺二字,可終身行之。」不欺,即剛直不阿、光明磊落,不欺君心、民心和自己的良心,這是范仲淹一生為官、做人、處事、治家恪守的信條。賈黯後來官至御史中丞,終身佩服踐行。

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范文正公喜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范履霜。」 《履霜》為古琴曲名,其語出自《易經・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意思是,踩上霜時就知道寒冬即將來臨,提醒人們「見微知著」、「防微杜漸」。范仲淹平日只彈《履霜》一曲,可知其對於自己的職責使命「如履薄冰」和政治節操的清潔自守。

范仲淹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他在名著《岳陽樓記》中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外物和個人得失或喜或悲,把個人利益置之度外,不因一時的成敗而妄自菲薄,都保持豁達淡然的心態;還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憂國憂民、念為蒼生。

這一千古名句被古代正直的士大夫們視為立身行己的準則,也是後世崇仰的思想境界和美德。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成為後世崇仰的思想境界和美德。(明 仇英《秋江待渡圖》局部,公有領域)

【延伸閲讀】
德厚者報美 怨大者禍深
淺談古時的大學之道
人養風水還是風水養人?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三)— 節字篇

【延伸閲讀專輯】
道德傳家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中華傳統女子美德

(點擊以上圖片閲讀文章:《安金藏捨身護主 忠烈事蹟後世推崇》)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境界與胸懷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1/18/193704p.html
【古代美德詩話】范仲淹:示關津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10/14/112013p.html
樂善好施憂天下 子孫賢良蔭祖德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8/28/109300p.html

(本文主題説明:范仲淹像,以及其書法真跡。公有領域)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