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說「禮」

中秋說「禮」

文/明慧月刊《祝你平安》編輯組 (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編輯)

中秋將至,一輪明月普照天下。提到中秋節,大家往往聯想到月餅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實,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在中秋節這天,古人還有祭月、敬老等習俗。這些習俗不僅蘊含著與親人團聚的期盼,更體現出古人對天地神明的敬仰之意。

說到中秋節的由來,要從祭月說起。中秋成為節日,是從秋季的月神祭祀發展而來,《禮記・祭法》中記載:「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按照節氣時令,古有「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傳統,在春分這天,白天祭日;秋分這天,晚上祭月。八月十五是秋季三個月的最中間,所以後世以「中秋」作為祭月的節日。

秋天是五穀豐登的季節,也是大地即將進入休整調息、蓄養地力的時候。人們在忙碌的秋收之後,以潔淨的果實與穀物祭拜月神,感恩過去一年的風調雨順,敬畏天地神明的庇佑。

如果秋收之後,不讓土地休息,緊接著開始耕種會怎樣呢?在《禮記・月令》中寫道:「仲秋行春令,則秋雨不降,草木生榮,國乃有恐。」仲秋如果行春天令,秋雨就會停而不降,草木就會重新開花,國家就會有大的恐慌。

天地四時之禮、陰陽諧和之道,並不僅僅是農業耕種,還涉及到方方面面,出於利益、貪求等等原因,人們可能會在不合適的時機,做不合適的事情。如果不符合「禮」,脫離了天理天道,那麼就會出現災禍、天譴等等上天示警的事情。這樣的禮法在《月令》中講得很明白,但是真正做到並不容易。

秋「禮」不可違

在《漢書》、《後漢書》中共計十六次引用《月令》,都是因為一些郡、州、府的官員,「夏行秋令」或「秋行春令」,違背天時而出現了種種天象示警的跡象。

漢和帝年間,有一年,已經快到夏季,本來應是萬物復甦、大地回暖的氣象,但是天氣仍然陰冷欠暖。大臣魯恭觀察到了一些州郡在盛夏季節處決囚犯,而不是在傳統的秋天。

按照《月令》的記載,古人認為,春季萬物復甦,不能捕殺動物、傷害草木;秋季五穀成熟,萬物凋零,這個時候是秋收、狩獵的時機。對於人的生命是同樣的道理,雖然一個人在夏季觸犯了死刑,應當予以執行,但也在秋天處決,這樣才符合四時之道。這是自古留下來的傳統。

所以魯恭向漢和帝諫言說,按照《月令》所說,夏天要輕獄薄刑,釋放輕犯,因為農事正忙,應該讓人們先回去完成耕種。如果夏行秋令,判處死刑,那麼會發生苦雨頻來、五穀不熟的現象。

魯恭接著說,自三月以來,氣候反常寒冷,農作物應當開始生長,但是卻發育情況不好。這是上逆時氣、下傷農業的表現。

魯恭又闡述了《月令》的道理,這是周朝制定的,因襲了夏禮、商禮。朝代雖然不同,但這個道理卻沒有變化;四時之政,實行起來都是一樣的。上承天心,下順物命,以達到與時節和諧,這才是王者之道。

漢朝第19位(東漢第4位)皇帝——漢和帝。(公有领域)

漢和帝認為魯恭說的有道理,讓那些州郡不准在夏天執行嚴苛的刑罰,遵照《禮記・月令》的秩序,順應天時,和諧百姓。在《後漢書》中,史官評價漢和帝,稱他遵從祖先傳統,懲辦大惡,選賢任能,盡了一個天子應盡的責任。

到了漢安帝年間,有一年,京城及一些郡國連連下雨,影響秋收。漢安帝下詔,「今年本來莊稼很茂盛,將要收穫,但連綿下雨,恐怕要淹傷五穀,我翻來覆去,思考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霪雨霏霏,是因人民怨恨的緣故。」

在古代每遇到不測的天災,都會在當朝讓群臣直言時弊所在。漢安帝了解情況之後說:「武官以淫威虐待下屬,文官妄行苛刻,鄉吏假公生奸,是為百姓所患難而痛苦的,對那些懈怠的官吏要公開懲罰。」

漢安帝又強調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現在到了秋天,按照《月令》上說:『仲秋養護衰老,授老人几杖,賜人糜粥。』現在正是八月按照登記的戶口,向符合條件的老人贈送几杖、糜粥,但大部分郡縣卻沒有執行。也有發放糜粥的,但是粥裏摻了糠秕。這樣的狀況,身為地方官吏,卻沒有督查核實、親自辦理。這是違背了秋天敬養老人的傳統。這樣的情況應當立即改正,敬奉老人,彌補過失。」各地方又重新核對老人的戶口,補發几杖、糜粥。

在《二十四史》中,歷朝歷代以《月令》為禮、反省天災人禍是普遍做法,《月令》一詞共計出現二百六十餘次。

《孔子聖績圖》。(公有領域)

子遊問禮

為甚麼《月令》受到這樣的重視?四時之禮的道理是怎樣的?孔子的學生子遊曾經問孔子,「請問所謂禮,是不是就是治理邪惡、保全良好的美德?」孔子說:「是這樣的。」

子遊說:「那麼,又該怎樣去治理邪惡、保全美德呢?」

孔子說:「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郊外祭禮,是對上天的敬畏;祭祀宗廟,是對祖先的緬懷;饋贈祭奠之禮,是對死者表示孝行;鄉射、鄉飲酒之禮,是對鄉鄰里民眾表示仁愛;食饗之禮,是對賓客表示尊敬。」

為甚麼要有這樣的先後順序呢?孔子接著說:「如果能明白郊天祭地的意義,懂得『春禘秋嘗』的宗廟祭禮,那麼,對於治理國家的事就可以瞭如指掌了。所以,日常起居就有了禮,從而長幼也分辨清了;因此,家庭內部就有了禮,一家三代就能和睦了;朝廷上有了禮,從而官職和爵位就有了秩序;用於田獵而有了禮,從而軍事演習就能熟練。因為有了禮,宮室得以有了尺度,量具和祭器得以有了標準式樣,五味調和也得以與四時相配,音樂得以有了節制,車輛得以符合規律,鬼神各自得到了享祀,喪事能夠表達適當的悲哀,辯論談話得以有倫有類,百官得以各守其職,政事得以順利施行。將禮運用於自身的行動和眼前的一切事情,這樣一切就都能做得恰到好處了。」

孔子講出了「大禮與天地同節」的道理,「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萬物各不相同,但卻都按照一定的秩序在運行著,禮是萬物運行的尺度與節律。

中華神傳文化源遠流長,現代人如能順天而行,同樣會獲得平安與幸福。(清 董邦達《御筆中秋帖子詩》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寶貴財富,體現著中華文化的神傳脈絡,古時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不以「天」為尊,以其為觀察行事的基點。於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論出現,有了敬天禮神的一系列儀式。

兩千餘年來,「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是歷朝歷代最為重要的郊祭大禮,向天下百姓傳遞了敬天、敬神、謝天、謝神的精神,祭拜天地日月,成為「敬天法祖」的重要內容,並逐漸演變為民間節日,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現對神的敬奉和對上天的感恩,並以此作為人間倫理道德的垂範。

【延伸閲讀】
古人為甚麽說「天地之間人為大」?
順天招祥逆天遭殃 吉凶之報如影隨形(上)
中華文化智慧:天人感應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4/8/31/中秋說「禮」-481399.html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