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事中展現的大智慧(下)

日常小事中展現的大智慧(下)

文/小蓮(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編輯)

故事,讓人穿越時空,轉換視角,其中人物所流露的智慧,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鑑。我們來看看幾個充滿智慧的小故事。

接前文

(七)不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阿甘死後,升入天堂,在天堂的入口,他遇到了聖徒彼得。

聖彼得。(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彼得對他說:「很高興見到你,阿甘,我們已經聽到了許多讚揚你的話。但我不得不告訴你,這裏已是人滿為患,因此每個想升入天堂的人都得接受一次測驗,通過測驗的人才可進入天堂。」

阿甘說:「彼得,能來這裏我很高興。不過沒有人告訴我要測驗,但我還是希望能通過測驗。但願題目不要太難,畢竟生活本身就已經是一次足夠難的測驗了。」

彼得說:「我知道,阿甘。測驗不是很難,只有三個問題。

1、一個星期中有哪幾天是以字母「T」開頭的?
2、一年有多少秒(seconds)?
3、上帝的名字是甚麼?

阿甘帶著這幾個問題離開了。第二天,他找到彼得,要回答問題。彼得向他揮了揮手說:「現在你還有機會再想一想,然後回答我。」

阿甘說:「不必了。你的第一個問題太簡單了,答案就是今天(Today)和明天(Tomorrow)。」

彼得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喊道:「阿甘,這可不是我意料中的答案。不過你言之有理,我想我沒有把問題說清楚。好吧,我同意你的答案是正確的。」

阿甘說:「第二個問題有點難,一年有多少秒(Seconds)?我想了又想,覺得應該是『12』。」

彼得驚得目瞪口呆:「『12』!天啊,你怎麼說一年只有12秒?」

阿甘說:「是的,是『12』,它們是1月2日(January Second)、2月2日(February Second)、3月2日(March Second)…。」

「好了好了。」彼得打斷阿甘,「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個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不過我還是算你對了。讓我們來看最後一個問題,你能說出上帝的名字嗎?」

「安迪(Andy)!」阿甘說。彼得問:「你怎麼知道是安迪?」阿甘說:「你知道的,我們在教堂裏常唱的那支歌:『安迪與我散步,與我談話。』(Andy walks with me,Andy talks with me)」

由此看出,每個人總會有一種觀點存在,對同一個問題,你與別人看法不同,這並不證明你是錯的。由於人的出身不同,所處的生存和社會環境不相同,所以對一件事的看法有不同的地方,這非常正常。
「約定俗成」的看法不一定是唯一的事實。自然之神給人造的一切是千姿萬彩的,對於一個事物必然有多種看法,這些看法都是一個事物的幾方面,只有把這幾方面合在一起才是接近完整的看法。也許智慧與平庸的區別就在這裏。

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頗能貼切地詮釋這個概念。

(八)孤獨的人卻最不孤獨

加拿大出版的報紙上,有一篇題目是《一個孤獨的人》,作者沒有署名。內容如下:

這個人出生在很少為人知的小村落,父母都是猶太人,母親是個農家女。他在另外一個小村莊裏長大,在木匠店裏工作。三十歲後開始旅行佈道三年之久。

他沒寫過一本書,沒有擔任過甚麼職務,也沒有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屋,沒有自己的小家。他從來沒有進過大學,也不曾涉足過大城市。足跡所到之處離他的出生地不逾二百英里。一切和偉大的人物和偉大有密切關係的東西,他全沒有;他連一張證書也沒有,他只有他自己。

這個世界沒有給他什麼回報,除了他的身體。年紀很輕的時候,大家就看不起他、反對他。他的學生有的拋棄他,甚至其中還有一個出賣了他。他被交到當時的統治者手中,受到審判,被人戲笑、嘲弄。

他還被釘在一個木頭十字架上,釘在兩個強盜當中。他在世上擁有唯一的一件外衣,也被士兵們分了。他死後被人從十字架上取下來,埋葬在一個借來的墳墓裏。這個墳墓是他的一個朋友讓出來的。

一千九百多年後的今天,他已成為世界的中心之一,世界進步的動力。全世界所有的陸軍海軍、所有議會的議員、所有統治過人類的帝王都加起來,對全人類生活的影響力,都遠遠不及這個孤獨的人。

這一位孤獨的聖者,就是耶穌。

即使一時擁有全世界的錢財、名譽和最高的地位,就能說明是智者嗎?真正至真至善覺悟了的心靈,不會受到凡塵的任何牽掛。不知當時嘲笑耶穌和其門徒的人,和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執政官,如果看到兩千年之後基督教傳遍世界時,會做何感想?

然而,這宛如惡狼的妒忌之火竟然一直延續到當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已去世的中共黨魁江澤民,在一九九九年曾揚言:我就不信共產黨就戰勝不了法輪功。現在二十四年過去了,法輪功弘揚全球。這句話不成了大笑話嗎?

也許一個人一無所有,但卻大智大慧,他所宣講的一切得到了後世的永遠傳揚。也許一個人擁有世上的一切,但他自己卻極度空虛、四面樹敵,最終在眾叛親離中恐懼致死,連同生前的功名和所謂的功業,不久也化作歷史的塵埃渺不可尋。富有與貧窮、偉大與卑賤的區別也許就在這裏吧!

(全文完)(文據《小中見大智慧文叢──上帝的笑》)

【關聯文章】
日常小事中展現的大智慧(上)

【延伸閲讀】
【聽文章】忍讓受辱 為何反而「不吃虧」?
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如何平心靜氣解決問題?
半斤是八兩的大學問

【延伸閲讀專輯】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道德傳家
傳統故事廣播
以史為鑑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4/8/4/參考資料-小故事中的大智慧-80864.html

(本文主圖來源:Pexels)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