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章】【以史為鑑】打鐵時允諾的五百貫錢

【聽文章】【以史為鑑】打鐵時允諾的五百貫錢

文/靈兒、宇真、鄭重(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編輯)

華夏傳統文化中,常以道德和倫理為標準來應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古代仁人君子會善待、包容他人,扶危濟困,因而留下了許多小故事。以下為其中幾例,一起來看。

【聽文章】

audio-thumbnail
【以史為鑑】打鐵時允諾的五百貫錢
0:00
/12:28

書生遇神跡 預支尉遲敬德賞金

這是發生在隋唐年代的傳奇故事。隋朝末年,太原一位很窮苦的書生,他的家離官府倉庫很近,有一次,他鑽進倉庫,看那庫內有幾萬貫錢就忍不住拿了一些。此時出來一位手持槍、身披金甲的人,對他說:「你要錢,可以到尉遲公那裏要個公帖(字據),這是尉遲敬德的錢。」書生之後就到處訪求尉遲敬德,可一直沒有找到這個人。

有一天書生到了打鐵的鋪子,聽說這裏有鐵匠叫尉遲敬德。書生進鋪一看,尉遲敬德正赤著上身、蓬著頭髮在打鐵。書生在旁靜候,直到尉遲敬德休息了,趕緊上前拜見。

尉遲問他:「書生何故如此?」書生說:「我家很貧困,您又很富貴,想要五百貫錢,不知能不能給?」尉遲很生氣地說:「我是個打鐵的,怎麼能富貴?你是在侮辱我吧!」

書生說:「如果您能可憐我,只要給我寫個字條就可以,以後您就會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尉遲沒辦法,只好讓書生自己寫字條,字條上寫道:「今付某某五百貫錢。」寫上日期,最後又署上尉遲的名字。

書生拜謝後拿著字條走了。尉遲和他的徒弟連連拍手大笑,認為這書生太荒謬了。書生得到字條後回到倉庫裏,又見到金甲人,於是把字條呈給他,金甲人看後笑著說:「對。」然後讓書生把字條繫在房樑上邊,並允許書生拿錢,但只限五百貫。

一些年後,尉遲輔佐唐太宗李世民,成了開國功臣,位列凌煙閣。當他解甲歸田時,皇帝恩賜給他一庫尚未啟封的財物,他的下屬開庫對帳查點,發現少了五百貫錢。

正要處罰守庫人時,忽然發現房樑上的字條,尉遲一看,正是當鐵匠時寫的字條。他一連幾天驚嘆不已,派人暗暗尋找書生,找到後書生把所見之事都告訴了他,尉遲重重賞賜了書生,並把庫中財物分給了以前的朋友們。

唐太宗曾對尉遲說:「我想嫁個女兒給你,樂意嗎?」沒想到他這樣回答:「我老婆雖醜,也有夫妻之情。我每每聽到古人說『富貴了而不換掉貧賤時的妻子,才是仁義啊。』我願意效法古人,所以不能接受皇帝的厚愛。」李世民只好作罷。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富貴乃天定且分毫不差,夫婦緣乃天定之人倫。古語說的好:「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司馬徽讓豬不爭 楊翥賣驢睦鄰

東漢人司馬徽,道號水鏡,是一位善於識拔賢才的有名學者,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人稱「水鏡先生」。有人說他是諸葛亮背後的師父,據說就是他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有一次,鄰居走失了一頭豬,因為司馬徽家的豬和走失的豬相似,鄰居就誤認為是他家的。司馬徽並不爭辯,說:「是你的你就拿去。」鄰居便毫不客氣地把豬趕回家。

過了幾天,鄰居從別處找到了自己的豬,很抱愧地把誤認的豬送還司馬徽。司馬徽不但沒責備他,反而說鄰里間發生這類誤會並不奇怪,還讚揚他懂道理、知錯能改。鄰居聽了十分感動。後來人們稱司馬徽為「水鏡先生」,這是人們對他清雅、純明品性的讚揚。

明朝人楊翥(音住,zhù)是禮部尚書,居住在京城,平日騎驢上朝或外出。他很喜歡這驢,每天上朝回家,親自為驢子餵料並經常照看。

楊翥的鄰居是一位老頭,快六十歲時生了個兒子,老來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興。但這孩子一聽到楊翥的驢子叫就哭個不停,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寧。

可楊翥是朝廷大官,這家人也不敢向楊翥說這個事。眼看那孩子一聽到驢子叫就哭,飲食也明顯減少,父母不得不把這件事和楊翥說了。楊翥聽後二話沒說,隨即就把自己的驢子賣了,從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古語云:「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與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須有益於人,便是善人。」古人認為與人為善是為人處世原則,能同情、關愛和幫助他人,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的,才是真正的行善、行道之人。

古人認為與人為善是為人處世原則,能同情、關愛和幫助他人,能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的,才是真正的行善、行道之人。(台北故宮博物院)

甄彬還金得福報 皇帝封作縣令

南北朝時期的齊朝人甄彬,他雖然家境貧寒,卻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有一次他家缺錢用,就拿著一捆苧麻到當鋪裏典當。後來家裏有了錢,就拿著錢去當鋪贖回苧麻。

甄彬拿回苧麻,無意中發現苧麻捆裏裹著一個布包,他打開布包一看,裏面有金燦燦的一塊黃金,足足有五兩重。如果不聲不響地留下,誰也不會知道。可他是一個善良誠實的人,絕不會做損人利己的壞事,便毫不猶豫地拿著布包去當鋪。

剛進當鋪的門,就聽見當鋪老闆在審問伙計,說是他把金子弄丟了,或者是藏了起來,找不回來就讓他賠償。伙計委屈得不停地哭泣,渾身顫抖。甄彬急忙拿出金子遞給當鋪老闆,並說明了事情的經過,老闆見金子失而復得,不覺轉怒為喜。

那個伙計也停住了哭泣,含著眼淚對甄彬說:「多謝大恩人!不然我傾家蕩產也償還不起。」邊說邊跪下磕頭,甄彬急忙把伙計拉起來說:「你不要這樣,這算不得甚麼。」當鋪老闆紅著臉,拿來一些銀子感謝甄彬的還金之恩,甄彬說甚麼也不肯收受。

甄彬做了許多好事,他的事蹟越傳越廣,後來竟然連皇帝也聽說了。齊太祖蕭道成十分欣賞甄彬的人品道德,為了彰顯這種美好的道德,特意頒發詔書封甄彬為四川郫(音皮,pí)縣的縣令。

在上任之前,甄彬去朝見太祖辭行,同去的還有其他的四個人。太祖對那四人說:「你們今後要廉潔謹慎,勤政愛民,勿負朕望。」接著又和氣地對甄彬說:「你昔日就具備拾金不昧的美德,朕相信你會做一個好官。」後來,甄彬也確實為民眾做了許多造福一方的好事,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廣為傳頌。

甄彬本是個貧寒子弟,但難能可貴的是他能貧不改節,不瞞昧已經到手的黃金,主動歸還給本主。真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心美德果然給他帶來了意外的福報,平步青雲被皇帝封為縣令,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甄彬本是個貧寒子弟,但難能可貴的是他能貧不改節,不瞞昧已經到手的黃金,主動歸還給本主。(台北故宮博物院)

黃兼濟平價買賣小麥 神仙也敬重

北宋人張詠,個性乖張且兼具俠客風範,自號乖崖,發明了用桑樹葉為原料的紙幣「交子」,被後人譽為「紙幣之父」。張詠在成都做官時,有天晚上夢見自己被神仙召去,正在說話間,有人進來向神仙報告:「西門黃兼濟到!」接著走進來一位束髮道人,那位神仙立即接待他,對他非常禮貌恭敬。

第二天早晨,張詠派人請來名叫「黃兼濟」的人,張詠一看,就是夢中所見到的那位束髮道人。張詠問他:「你有甚麼善行?為甚麼神仙十分尊敬你?」

黃兼濟回答說:「我並沒有甚麼大善行。只不過在麥熟時,用平價收進,到第二年青黃不接、百姓生活艱難時,就用平價賣出。買進賣出,都是一樣的價格,對我沒有甚麼損害,對百姓就解除了危急。就是這樣罷了。」

張詠聽後不禁感歎,連忙讓屬僚扶他上座,連連向他行禮。於是「做好事連神仙都尊敬」就傳開了。

(以上事據《唐逸史﹒尉遲敬德》、《太平廣記》、《德育古鑑》、《明史》)

【關聯文章】
以史為鑑

【延伸閲讀專輯】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茶餘夜話
破除無神論
大難自救
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 打鐵時允諾的五百貫錢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5/16/223764.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6/17/【神傳文化】還金得福報-皇封作縣令-258984.html
【神傳文化】古代鄰里故事幾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5/17/223843.html

(本文主圖來源:pixabay)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