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綜合編輯】西漢文帝時代,齊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有一個名醫叫淳于意,後來做了太倉令,但他不願意跟做官的來往,也不會拍上司的馬屁。沒有多久,淳于意辭了職,專門在民間行醫。
【聽文章】
淳于意不喜奉承,不輕易為王公貴族治病,得罪了不少世家貴冑,「病家多怨之者」,後被顯貴誣告,被判有罪,要到長安受肉刑(古代刑罰,通過對身體機能的殘害,如割鼻、挖髕骨等,達到處罰目的)。
淳于意的小女兒緹縈(音提贏,tí yíng)不忍父親受刑,跟著到了長安。她寫了一封為父親申辯的申訴書想辦法送呈漢文帝。
申訴書上寫道:「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這回他犯了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砍去腳就成了殘廢;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後就是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情願給官府沒收為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緹縈為父親免遭酷刑的這種千里迢迢冒死上書的膽識孝心,和甘為奴婢的自我犧牲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寬仁賢德、愛民恤民的漢文帝。同時漢文帝也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因此下令赦免淳于意,同時也廢除了肉刑。
緹縈捨身救父的孝心、膽識和勇氣,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年。這個故事後來被收入著名的《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編錄)。
中國文化為何推崇孝道
俗語說:「百善孝為先」。古人認為一切美好的品德皆源於孝,為什麼呢?因為生者養者是父母,當一個人對生養自己、教化自己、給予自己生命的人都不能盡孝,那麼對其他人也不可能好。
但是傳統的孝道不僅僅侷限於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它同時也包括對父母教化的遵循,如果再延伸推廣,敬天、忠君、孝親、尊師其實也都在「孝」的內涵之中,所以聖朝的國君用孝道治理國家,臣民用孝道事君立身,「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孔子就認為「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孝經》中提到了行孝之人所需經歷的人生三個階段。「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意思是,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在朝堂之上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忠於國家,最後終結於立身,為萬世楷模。在做到了最基本的孝之後,還要「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為臣為官,孝親、忠君直至立身,皆需遵循道義。所以忠孝並不是一味順從,用道義來侍奉君王,勸諫不通就辭官不做,絕不助紂為虐。
為君為親者,思想、行為難免會有偏差,為臣子的責任就是提醒、勸諫,使之有所醒悟,從而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在清朝康熙皇帝《庭訓格言》裏,有這麼一條:「持善心行合道謂真孝」,訓曰:「凡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者,不在衣食之奉養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歡心,其可謂真孝者矣。」
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天下兒女都這樣,天下豈不大治?
【關聯文章】
百善孝為先
【延伸閲讀】
流傳千古家教聖經:詩禮傳家、重德修身
清朝夫妻毆母 族長也被判死 — 不孝是多大的事?
【聽文章】中國為何稱「神州」?信仰打造五千年文化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二)— 孝字篇
【延伸閲讀・專輯】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人類文明與生命奧秘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道德傳家
顏氏家訓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7/27/明慧週報(海外版,第二七六期)-260783.html
(全文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