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趣案:賞月觀花望梅乘舟 都可悟得妙方

名醫趣案:賞月觀花望梅乘舟 都可悟得妙方

【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編輯】中國古代中醫,走的是和現代西方科學完全不同的道路。如果完全站在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中醫從理論到實踐,都令人難以理解。但是中醫能治病,而且能治許多令現代醫學束手的疑難病,卻又是不爭的事實。

有些人認為,中醫的藥方、治療方法都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隨著經驗、教訓的積累,慢慢從失敗中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其實這種思維方法是把現代科學的發展道路當作了認知宇宙的唯一途徑,其實不然。

翻閱名醫醫案,可以看到古代名醫觀物識機、格物致知——研究事物而感知道理的有趣故事,下面舉幾個例子,藉以印證。

賞月悟醫

明朝周慎齋,安徽名醫,著有《慎齋遺書》等著作。中年得了中滿之症(即脘腹脹滿之症),遍訪名醫乏效,廣搜藥方又不敢貿然試用。

某晚,周慎齋強打精神坐在院中賞月。突然,烏雲遮月,他立感心胸憋悶。少頃,清風徐來,雲散月朗,胸部隨之亦舒。慎齋恍然有悟:「雲屬陰,風屬陽,陽氣通暢,則陰雲消散,吾病亦如是乎」?

於是自擬「和中丸」,溫中通陽,方取肉桂、炮姜、川椒、白朮、薏苡仁、砂仁、車前子、陳皮等組成,服之一月而癒。此由觀風察雲加上切身體會而悟出陰陽之理,可謂善於格物致知矣。

周慎齋觀風察雲加上切身體會而悟出陰陽之理,可謂善於格物致知矣。(pixabay)

觀花識藥

浙江名醫范文甫曾治黃某的失眠症,「苦不寐,百藥不能治。」范文甫開的處方是:百合三十克,蘇葉九克,黃某僅服用三劑就能安眠了。

有人問文甫:「這個藥方治療失眠如此有效,您是從那本醫書上看到的呢?」范文甫回答說:「我嘗種百合花,見其朝開暮合;又種紫蘇,見其葉朝仰暮垂,取其意而用之。」喜歡種植花草的他,只不過看到百合花早開夜合,紫蘇的葉子朝仰暮垂,知道會有安神之效。

范文甫從百合、蘇葉朝夕變化而悟出助眠之效,臨床的療效也驗證了這一點。又是援物比類、由物候而悟出醫道一例。

倒凳識濕

明代名醫楊賁亨接治一個病人,症狀是消谷善飢——飲食倍於平常,但仍然常有飢餓感。前一位醫生久治無效,楊賁亨接手後,也久思不得,想不出合適的藥方。這時,他忽然看見堂屋裏有個木凳自己倒在地上,就去觀察,發現是凳子沾了濕氣後,凳子的腿腐爛了所以失去平衡。

楊賁亨忽然醒悟,火能消物,水亦能消物,於是診斷病人為「此系濕消爾」,於是在藥方中投熱劑而愈。

由木凳因濕而腐,悟出水亦能消物,不獨火爾,也算是由物的外在現象而領悟其內在原因的一例了。

望梅偶得

清代名醫程杏軒次子患病腹脹,從夏至冬,肚子總是不適,漸漸地吃甚麽吐甚麽,肚子漲得像只鼓,已成單腹脹(即四肢不腫而腹大如鼓的病症),百般治療都無效。

時值臘月,程杏軒忽見梅花初綻,觸景生情,隨即採摘數十枝,讓家人用湯泡代替茶飲,日飲數次。之後又合以木瓜、橘餅及酒,啜飲三天,於是,兒子的腹中開始有聲響,接下來不時排氣,已見轉機。十天後,肚子憋下去一半,吃東西也不嘔吐了。一個月後腹脹全消。

梅花能治腹部久脹,程杏軒看似得來非常偶然,其實是因他訓練有素,才能一觸即發,順勢體悟。

人們感到很驚奇, 問程杏軒:用梅花治腹脹,這個方子出於哪部醫書?程杏軒答:「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予之會心偶得,無古可師。大概梅佔先春,花發最早,其氣芳香,故能醒肝舒脾;橘皮調和諸氣;肝以斂為瀉,木瓜酸柔,能於土中瀉木,更借酒力,是以得效。」他的解釋是,最早開花的梅散發芳香,能醒肝舒脾;橘皮能調和諸氣;木瓜藉酒力能幫助排泄。

梅花能治腹部久脹,程杏軒看似得來非常偶然,其實是因他勤奮好學,素有醫學根底,積纍了豐富的經驗,才能一觸即發,順勢體悟。所以,悟性固然得之於天機,但後天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舟上聞道

有一天,清代名醫葉天士乘船出診。他所乘的這條船新抹了桐油,船體光亮如新。時值初秋時節,水上風來,精神一爽。忽然聽到岸上有人大聲吆喝,說如果船隻新抹了桐油,就不能接近菱塘,因為一旦菱遇到桐油,就會枯萎而死。

所以農家命令船隻改道避開這片菱塘。葉天士想到:「有湧吐頑痰功效的桐油,沒想到還與菱相剋呢。」

一天,一位婦女抱著兒子就診,她說兒子的病為傷食,已更換了三位醫生都說無效。葉天士診斷後也認為是積食了,但似乎與普通的積食不一樣,就問婦女,才知道是吃菱角過多導致的。

葉天士猛然回憶其乘船出診時遇到的事情,就在消滯藥中加入了桐油一味,孩子服用後,積食的病立即痊癒了。

結語

中醫理論的產生源自於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人事,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並加以研究總結。人與天地相應,醫者由大自然的氣候、物候與人體的病候變化聯繫起來,取類比象,歸納出中醫診治疾病的理論和方法。這和西方科學的試驗、總結完全不是一回事。

正如清代著名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醫者,順天之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名也,物也,象也,數也,無所不通,而受之以謙,而後可以言醫。」

就是說,作為一名醫者,須識氣候、物候、病候,在診治疾病時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俯仰於天地之間、虛懷若谷,「而後可以言醫」。

古代名醫採藥圖。(明慧網)

【延伸閲讀】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 感悟「天人合一」
觀天意而行 致中共體制內人士
高雅中蘊含美德 ─《天地蒼生》
中華文化智慧:天人感應
孫思邈的靈丹妙藥:以德養性、以德養身
【聽文章】西醫・中醫・修煉
韓國科學家發現經絡通路 兩千年來中醫都對了

【延伸閲讀專輯】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人類文明與生命奧秘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道德傳家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以史為鑑
二十四節氣的故事

明慧網原文:
《明慧周报》海外版(第二三二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156818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