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言(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編輯)
《春秋・孫武》説:「贈人以言,重於珠玉;傷人以言,甚於劍戟。」《荀子・榮辱》也說:「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出自善意的話,令人感到比珠玉還要珍貴、比布帛還要溫暖;而傷人的話,比用長劍、矛戟傷人還要厲害。人們常常在看到或聽到不符合自己觀念的事情時,便口不擇言地發洩情緒,甚至損人自尊、揚人之短。
其實脾氣是可以被抑制住的,而這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並且堅持長時間的修習和磨煉。究竟該如何控制自己的壞脾氣?如何更寬厚包容地說話?如何使自己平心靜氣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幾則故事。
男孩釘釘子拔釘子 控制亂發脾氣
這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有一個男孩脾氣很壞,生氣時說的話很粗惡,他的父親便給了他一袋釘子,讓他每次發脾氣時就拿一根釘子釘在後院的籬笆上。第一天,男孩釘下了三十多根釘子,以後數量慢慢變少,漸漸地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其實比釘釘子更容易。
終於有一天,男孩不再亂發脾氣,他便告訴了父親。父親又告訴他,每當他能控制住自己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男孩告訴父親自己把釘子全部拔了出來。
父親指著籬笆對男孩說:「你做得非常好,是個好孩子。許多時候,亂發脾氣,會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深深的疤痕,這些籬笆永遠都恢復不到從前了。你生氣時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會在他人身上留下傷痕,就像拿刀子扎了別人,不管事後怎麼彌補,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難以抹滅。發脾氣言語傷人給他人帶來的心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都將給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傅鹿野言談浮誇 殿試痛失榜首
清代時江蘇宜興有位書生叫潘書升,在康熙甲子年秋季的一天,他夢見自己到了關帝殿,正逢殿試公佈分數。只聽殿上宣佈:「第一名到」,這個人到了殿上卻馬上被踢了下去。接著宣佈第二名,正是潘書升自己,而第三、第五名都未到。
就在這時,潘書升看見牆壁上掛了一張黃榜,榜首的名字是「為楫」二字,卻看不到姓。不一會兒來了一個紅臉人,他將自己所戴的頭冠取下來,戴到潘書升的頭上。潘書升夢醒後覺得很驚訝。等到考試發榜,潘書升果然名冠考生得第一名。
之後潘書升到處訪問名叫「為楫」的人,不久就得知是婁縣的傅鹿野,於是前往拜訪。傅鹿野平素以文章馳名,主考官原先預選他為第一名,頭兩場考試的文章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不料傅卻丟失了第三場的考卷,主考官只好放棄了他。
就因果報應來看,傅鹿野應得功名而未得,主要原因是他雖然口才很好,但平常所言多是華而不實的誇誇其談,而且喜歡宣揚別人的短處,才會得到了被主考官放棄的報應。自此以後傅鹿野就怏怏不樂,抱恨不已,沒過多久就腹部鼓脹暴亡。
原本該考中的傅鹿野,因為其德行有虧而被一筆勾銷了名字, 由此可見,怎樣說話事關德的積散、業的大小。言語不實,必會言行不一,欺世欺人;揚人之短,必會增人痛苦,損人自尊。
因此,為人處世要時時把握好何者該說何者不該說,多說實在、不虛妄的話,多說寬厚包容的話,才不致於造業而遭惡報。
李定寫文章勸善 從落榜變進士
明代嘉興府書生李定,參加科考卻總是落榜,但他為人敦厚,平日抑惡揚善,凡是聽見同學或親戚朋友談論違背操行的不正當之事,便嚴正地加以阻止和訓誡。為了使人明瞭妄論人是非、詆毀人名節、好談淫穢等事的過錯,他還寫了一篇「戒口孽文」規勸他人。他屢屢勸人多看善書,切莫無端造業,因此受他訓誨改過遷善的人很多。
有一年,他又去參加科考,放榜前一夜,夢見他的先父告訴他說:「你前一生,少年考中進士,由於你恃才傲物,上天罰你今生屢試不中,終生不發達。但因你作『戒口孽文』,又勸勉他人看善書,文昌帝君認為你勸人向善,受你勸化改過的人很多,積累陰德很大,故特奏上帝,補列你的功名。盼你更加勤勉修德,以報天恩。」
書生夢醒後欣喜不已。放榜時他果然考取解元,次年也很順利進士及第。原本總是落榜的李定,竟因平日勸人為善,意外的天賜功名。所以他為官後愈加謹慎,力行善事,後來他因為做官清正,仕途一帆風順,做到侍郎及禦史的官。
結語
言語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古云:「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由此足見一句話的影響之大。仔細思量,多少的怨恨、爭鬥皆是因為惡語傷人而引發,一點小干戈可能因為一句傷人惡語而演變成大災禍,而且口出惡言者還須自受惡報。
其實,傷人惡語除了製造怨恨和傷害外,又能解決甚麼問題呢?
「為善者天報以福,為惡者天報以禍。」古人敬天敬神,相信神目如電,所以平時做事說話時,總多一份善心善語,即使自己處於憤怒之時,也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說傷人的話語,甚至還慈悲地勸人改惡從善。所以常常感動了天地,得到上天佑護使禍移福積,獲得善報。
【延伸閱讀】
語言的力量: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
康熙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超市做一個講真話的店員
保持沉默與正義挺身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傷人之言 深於矛戟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2/7/148361.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4/27/文史漫談-持節守正-德厚福至-239527.html
(本文主圖來源:pixabay)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