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聽文章】為甚麼岳父稱為泰山?捉刀主角又是誰?
我們的生活習慣上,有許多用語是以其他名詞代稱,如:岳父稱為「泰山」,代人寫文章、代人做事稱為「捉刀」。還有一些特有的習俗,如:在辦喜事時貼「囍」字。這有甚麼典故嗎?
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過
史前大洪水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間均有記載。近年來,科學家們不斷發現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的證據。各民族對大洪水的記載,都有一個共同點──大洪水終止了那一期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
小暑到 盛夏始
今年的小暑是公曆七月六日,天氣雖炎熱,卻不是最熱的時候,但拉開了「三伏天」的序幕,所以有「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的說法。
夏至陰陽消長 養護身心好時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在北半球是一年中「白日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陰陽力量循環消長的轉折點。一起來看有關夏至的民俗,如何消暑解憂以及古人的養生之道。
尋根之旅:端陽之際話端午
一提到端午節,您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屈原呢?端午節是一個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的節日。端午節的風俗反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豐富內涵與變遷軌跡,展現了文化精神與智慧。讓我們再次開啓尋根之旅。
玩弄權術陷害忠良 這兩人害人終害己
自古以來,小人為了得到功賞、權勢,用盡奸心詭計,嫉賢妒能,欺壓百姓,怎知因果不爽,天理循環報不差,其結果害人終害己。一起來看古籍中記載的兩個例子。
古人詠惜時:歲月不待 惜時如金
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生的旅程是由無數個瞬間組成,瞬間是短暫的,卻由此把握永恆。人要珍惜時光做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讓稍縱即逝的寶貴時間變成真正美好的永恆。
忍辱負重成大業
《史記》的成書過程異常艱辛,是司馬遷忍辱負重而得以成就的,過程中激勵他的歷史人物中,包括被放逐而寫下《離騷》的屈原。
千古興亡多少事?漫談古代詠史詩
詠史詩是詩,又是詩化的史論,表現了詩人的歷史觀、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及內心的遠大抱負。本文舉些詩歌為例,試析其中蘊涵的傳統文化內涵。
古詩比德言志的意境:境生像外 意發其中
孔子說:「聖人立像以盡意」,如:雨露比德澤,松柏比節義,蓮花比聖潔,梅蘭竹菊比君子等,讓後人們感受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審美意境。一起來看幾個具體例子。
← 上一頁
頁 8 / 3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紀念「四・二五」26週年 英國政要致信支持
紀念「四・二五」:從林沖誤闖白虎堂說起
天津法輪功學員孔凡衛被枉判七年半 多人遭綁架
往日回憶:勞教所警察尋找《轉法輪》
明慧故事廣播:深山奇女 絕處逢生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