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綜合報導】「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曆書記載:「斗指戊(即西南方)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此時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曆八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交節,二零二四年是從八月二十二日開始。
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是「立秋」,雖然入了秋,天氣還在慢慢演變,炎熱暑氣未消。到了第二個節氣「處暑」,天氣出現俗語說的「爭秋奪暑」現象,殘餘的暑氣呈現「停止」狀態,秋氣慢慢展現。
「月華渾似十分圓,玉露金風處暑天」(宋代廖剛)描繪了玉露金風(秋風)的處暑氣象。
不過,在中國大陸南北地理位置上的溫差很大,處暑節氣期間的差異尤其明顯,正如宋代呂本中的《處暑》所詠:「平時遇處暑,庭戶有餘涼。乙紀走南國,炎天非故鄉。寥寥秋尚遠,杳杳夜光長。尚可留連否,年豐秔稻香。」
「爭秋奪暑」 七月流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黃曆)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意謂著暑氣到此終止。
處暑時節,漸漸秋高氣爽,但中午氣溫仍高,暑氣餘威不亞於夏日,俗稱「秋老虎」。
清代風土誌《清嘉錄》中也說:「土俗(即地方的風俗習慣)以處暑後,天氣猶暄(即溫暖),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云: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還得淋浴沖涼。
此時涼、熱兩造拉鋸,因此有「爭秋奪暑」的說法。天氣真正開始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後。
處暑三候
鷹乃祭鳥:老鷹開始展翅飛翔,進入狩獵季了。當鷹類高空掠飛抓取動物時,給人的感覺是將這些食物帶回家,並不馬上吃掉,仿佛要先進行某些儀式,就像人們在吃喝時先祭祀祖先一樣。
天地始肅:萬物開始收斂凋零,天地展現肅殺之氣。《呂氏春秋》有云:「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此時天地肅殺,人也應該順應自然,做到收斂而不驕盈。古時在每年處暑進行「秋決」,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
禾乃登:禾乃登指的是農作物成熟,五穀豐登(即成熟),將秋收了,所以有農諺:「處暑滿田黃,家家修廩倉」。此外在一些地區,此時正是採摘頭茬棉花的時候,所以也有「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的說法。
秋乾物燥 養生有對策
1. 飲食
處暑時節仍有暑氣,同時有燥的特點,人們容易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大便乾結等,飲食應著重滋陰潤燥。可根據個人不同體質,選用如蓮子、百合、銀耳、大棗、梨、海帶、芹菜、豆類、黃魚等,以起到生津潤燥、清熱安神、調養身心的作用。
少吃辛辣、油膩、燒烤等刺激食物,以免造成人體水分流失,加重秋燥的癥狀,而秋燥最容易傷害到的就是「肺」。專家建議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蜂蜜水,可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喝酸梅湯是很多地方的食俗,有諺語說「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午餐來一杯酸梅湯,不但有助於促進消化,還能防止下午工作時犯睏,非常適合在處暑節氣飲用。
有些地區則是用「吃鴨」的方式對抗欲消未消的暑氣,因為鴨子性涼,可以滋陰清熱,養胃補血、利水消腫等。一年中的這個時節,鴨子的羶臭味也最輕微。
2. 作息
處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生活作息也需做滾動式調整。此時出汗相比於夏季明顯減少,水鹽代謝功能逐漸恢復平衡,進入生理休整階段,身體出現「秋乏」的疲憊感。化解之道為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保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中國古人強調「子午覺」對養生的重要性,認為子時(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午(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這時候應該要靜臥,等候平復下來。即每天於子時處於熟睡狀態,午時靜臥或小憩。
現代研究發現,夜間十二時至四時,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而中午十二時至十三時,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如果能夠睡子午覺,有助於陰陽氣血維持在正常狀態。另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秋意濃 五德為「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陰陽五行學說中,秋天與五行中的金相應,金又與五臟之肺,以及「仁、義、禮、智、信」五德之「義」相對應。一個人失去了「義」,必然不會想到發出正義的呼聲,不會去利益他人。這麼一來,與義相聯繫的肺功能,就因義失而氣喪,最終疫疾入侵,自己也不得呼吸了。
從歷史中可以發現,人心善、道德水準高的時代,自然伴隨著國泰民安,人民能安享富裕生活;反之,亂世中異常天候、異象就多。「人之初,性本善。」若人心醒覺,及時歸正、歸善、支持正義,就能解除災禍的根源,得到上天的寬憫。
處暑時節,秋意漸濃,秋色如水墨畫般鋪陳瀰漫開來。讓我們心存善念、心懷感恩,告別美麗繁茂的盛夏,迎接果實累累的金秋!
【關聯文章】
漫話二十四節氣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二十四節氣歌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2/18/95190.html
臺灣基隆中元民俗節 法輪功展風采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07/8/29/161750.html
(本文圖片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