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聽文章】判耶穌死刑的人 後來怎麼了?
我們都知道耶穌(Jesus)為了世人得救,在猶太人的逾越節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判耶穌死刑的人是誰,他最後又得到什麼樣的報應呢?一起來看一看那人的故事。
【正史嘉言】以樂化民: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
古人在治理國家和教化人民方面,非常重視音樂的作用,認為移風易俗、端正人心,莫善於樂。所以古代盛世都出名曲,如舜帝的《南風》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破陣樂》,而曾被誤認為惡霸的孔子,也是以彈琴吟唱化解危機。要讓自己思想純正、不誤做惡事,平日選擇德音雅樂涵養心性真的很重要。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3) 詠月藏玄機
李白筆下的明月,有如一面徹照世間的鏡子,又如打開宇宙、時空的一扇窗戶,讓後人每每看到月亮,都會想到那些美好的詩句,心中生出光明、希望和感悟。
【正史嘉言】天人感應:禍福無門 逆順有數
《二十四史》被歷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記載了四千餘年的文化精髓,從中可一窺中華文化的中心思想。其中不少名句警言,警示人們要順從天理,擇善而從。宋朝名臣王佑救人一命福澤子孫,很多歷史故事都告訴人們:種善因才能結善果,有多少的福祿壽,全看自己那顆心。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2) 蜀中尋隱之旅
很多人都記得賈島的詩《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勝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李白的尋隱之旅又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1) 詩仙的人生傳奇
華夏五千年,摘得詩仙桂冠者唯盛唐李白也!其不朽的經典詩歌似天馬行空,又如行雲流水,豪邁奔放,清新俊逸,最能體現磅礴壯麗的大唐氣象,對中國人的心靈品格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清朝官員美談 百姓為他們堵皇上南巡、交罰金
清朝的官,不一定都是由科舉出身,有的賢德之人也得到了重用。他們廉潔公正、勤政愛民,締造了官愛民、民護官的佳話,永留青史。賈樸和佟國瓏就是其中兩位。
【正史嘉言】善念善行:人有福報 國家昌盛
《二十四史》被歷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記載了四千餘年的文化精髓,從中可一窺中華文化的中心思想。其留下的不少名句金言中,勸人為善是其重要理念之一。為何從古至今,聖賢仁君都一再教化人民一定要心存善念,做一個好人呢?做一個善良的人為何這麼重要?我們來一窺究竟。
帝堯的故事 (15) 完成禪位 太平盛世「堯天舜日」
堯舜時代是被儒家經籍稱為禮讓之世的理想社會,古人以堯舜為做人的道德楷模與聖王治世的典範,所以歷史上常常把太平盛世稱為「堯天舜日」。堯有多仁慈?舜有多孝順?他們在歷史上留下這樣的風範,給我們甚麼啟示呢?
身在公門心存仁厚 福蔭後世子孫
古人說「身在公門好修行」,也就是說在政府單位做事的人,如果權力運用得宜,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容易積德,其中又以執法人員更有機會積福德。東漢時期的郭躬因心存仁厚,執法時保全了不少可能冤失性命的官民,因而福德庇蔭子孫,對身在公門的人們可說是一個典範。
← 上一頁
頁 20 / 3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手機轉發勸善良言 湖南市民被非法構陷開庭
漫談文房四寶
從韭菜到人礦
神韻光耀台灣 動盪中找到安定的力量
「穀雨」節氣 雨生百穀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