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兔年吉祥
北京人的過年習俗:舊時的人文情懷和現代的感恩心語
老北京人的過年民俗濃縮了醇厚、樸實的人文情懷,一起來重溫舊時京城的濃濃年味;再看看當今的一群北京人,在年關將至的特殊日子,通過「飛鴻傳書」展現出的歷經魔難仍矢志不渝的感恩心聲。
找回年味 傳統新年風俗知多少
黃曆新年是華人普遍重視的節日,但壬寅年歲尾,新一波疫情海嘯般驟起,共產黨搖搖欲墜,歷史將翻開新的篇章。回顧一下傳統的新年風俗,找回年味,回歸傳統。更期盼大家都能找到大疫中的救命寶,健康平安、幸福吉祥!
鼓韻聲聲 響徹千年時空
為了驅趕年獸而敲鑼打鼓、歡慶黃曆新年,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過年氣氛。一鼓作氣、暮鼓晨鐘更是大家常用的成語,張飛擊鼓古城會、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等,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鼓和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鼓聲為人們生活帶來歡慶和希望。
水兔年閏二月 艱辛之年如何過?
二零二三年是癸卯年,同時也閏二月,會有兩個立春。俗話說:「雙春閏二月,春寒逢秋旱。」《地母經》則說:「太歲癸卯年,高低半憂喜。人民多疾病,六畜瘴煙起。」這一年可能是個艱辛之年,因而必須更重視修身修德,並選擇真正的高德大法,才能得到平安和佑護。
盼望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終於接上的緣分
老師這番話,卻好似一道電光擊中了馮遠,電流瞬間穿透了大腦,直奔思想的最深處。他心中讚嘆:真是太好了!將來要是遇到彌勒佛,一定要好好學。
五千華夏文明的點睛之筆:琴棋書畫
看似閒情逸致或者消遣方式的「琴、棋、書、畫」,其實是古人用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長智慧、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四種途徑。蘊含於其中的文化真諦、精髓,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上綺麗的珍寶。
警世喚迷 古鐘的啟示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提到鐘聲,人們往往第一念首先想到的是那雄渾、悠遠的古寺鐘聲。今天在中國聞名遐邇的大鐘,乃是被稱作稀世國寶的北京大鐘寺(原覺生寺)的永樂大鐘。悠揚渾厚的鐘聲,使人領略到自然質樸的美,給人以警醒和啟迪。
漫話中華傳統節日
古人談論節日,總關乎倫理道德,無不強調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達棄惡揚善,激濁揚清,各種傳統節日均有深厚的修煉文化底蘊,厚重而多彩。
三千年一開的優曇婆羅花綻放 意味著什麼?
傳說三千年一開的「優曇婆羅花」已在當今世界各地盛開,不但帶給人們驚喜和關注,並讓人思索:釋迦牟尼佛的預言,是否已在應驗?展望近幾十年,是什麼大事在世界上引人注目?是什麼樣的佛法在人間廣傳?
← 上一頁
頁 2 / 2
最新發佈
一位山區女子的神奇經歷
百歲老人的幸運密碼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1)
清明節之際說清明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