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孔子
回歸傳統文化 首先恢復對神佛的信仰
中國古稱神州,中華文化的基礎是儒釋道三家,都是根基於有神論與天道思想。傳統文化不只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具體表現,更重要的是對神的崇敬與信仰,有神護佑著這一方。
【正史嘉言】以樂化民: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
古人在治理國家和教化人民方面,非常重視音樂的作用,認為移風易俗、端正人心,莫善於樂。所以古代盛世都出名曲,如舜帝的《南風》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破陣樂》,而曾被誤認為惡霸的孔子,也是以彈琴吟唱化解危機。要讓自己思想純正、不誤做惡事,平日選擇德音雅樂涵養心性真的很重要。
語言的力量: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可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出自於《論語》子路篇,內容是中國春秋時魯定公和孔子之間的問答,這段對話可以看到語言對別人的影響有多麼的大,而決策者的言行關係到國家興亡,更是不可不慎。這段對話很精彩,我們一起來看看。
【聽文章】新年話祭祀 善念善行祈求神靈護佑
祭祀對人類來說,是相信神的存在,是對神的信仰和真誠的崇拜。也正因為人類有了這些善念和善行,神才降慈悲與我們,我們才有安定的休養生息的環境。否則,人類就會走向反面,種種讓人不寒而慄的災難便會接踵而至。
在「萬變定基」的關鍵時刻珍惜自己
在腐敗總教練江澤民和中共治下的社會裏,既奪又伐且暴再盜,這樣沒有道德底限的事情,同時高頻發生,讓人不可思議。江澤民和中共的所作所為已是天怒人怨,天人合發,中共滅亡,為期不遠。在「萬變定基」的歷史關鍵時刻,應該如何珍惜自己呢?
道濟天下的聖者心懷 孔子的六個小故事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孔子一生談做人的道理,注重從當下的事做起,從解決現實的人生問題做起,其它的事,自然就會豁然貫通。一起來看看《論語》、《孔子家語》中記載的幾個故事。
中共為什麼跟孔子過不去
中共為什麼跟孔子過不去?一九四九年,中華傳統文化之一的孔孟學說與中共代表的馬列共產邪說狹路相逢。中共政權在手,要讓天下統一在其黨文化之下,因此勢必要對孔子大動干戈。這是中共跟孔子過不去的根本原因。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孔子復興禮樂弘揚道義
孔子對音樂有很深的造詣,能彈奏多種樂器:彈琴、鼓瑟、吹笙、擊磬等,並作詞譜曲,一生重視禮樂教化並躬身力行,強調音樂能從道德上感化人心。他於亂世中依然自強不息的弘揚德音雅樂,他曾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仁者為何樂山?孔子告訴你答案
自古以來,從達官貴人到市井村夫,很多人都喜歡寄情山水,以不同形式享受山水田園。孔子曾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描述出仁者的胸懷、智者的敏思,人們都耳熟能詳「仁者樂山」這句話。仁者為何樂山呢?我們來看看孔子給的答案。
孔子承傳與弘揚傳統文化(下)天人合一觀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的天命觀是以弘揚道義、承繼傳統文化命脈為己任的。儘管屢遭逆境,也要難行能行,始終堅定「道濟天下」,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大貢獻與影響。一起來看看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道德規範。
← 上一頁
頁 3 / 4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美東最大集市關注人權 政要、民眾譴責中共迫害
「死刑犯」撐不起中國器官移植市場上的蘑菇雲(3)
女兒的故事:擺脫童年恐懼 走上世界舞台
聊聊狂者、獧者、鄉原與賢士之差
珍惜生命 快找真相 ―― 從黑龍江廳官楊炳友暴亡說起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