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紅禍瀰漫
一個選擇決定一生 才女張愛玲和關露的命運密碼
一念之差卻會帶來人生不同的際遇,回顧張愛玲和關露的一生,就可以看出在關鍵時刻的選擇,會使她們的命運發生多大的差別。
從最棒打手到最優替罪羊
「生存或毀滅,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英國文豪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的這句名言,也是劇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的名言。現實中,面對重大選擇,的確並非所有人都能用自己的手握緊正確的答案。
消滅思想先驅的「一打三反」
「一打三反」中被鎮壓的所謂反革命,絕大多數是中共暴政的抗爭者,文革黑暗年代的殉道義士,那個時代的思想先驅。
「破四舊」往事
文革初,《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提出破除幾千年來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破四舊」開始從北京向全國蔓延。被破壞的國寶級文物比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劫毀《永樂大典》要廣泛、徹底得多,已無法統計。一起來看當年的幾件往事。
被中共打造的「革命母親」楊沫
古人講,男子要有擔當,對妻子負責;女子要相夫教子,溫良賢淑,共同達到「齊家」的諧和狀態。一個溫良、有愛心、懂得如何教育子女的母親,孩子一生受益無窮。然而,中共扭曲了人性,將女人變得冷漠、強勢,完全喪失了傳統女性的美德。「革命母親」楊沫直到晚年才醒悟。
中共建政後為甚麼還要暴力土改
毛澤東在一九二七年三月《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說:「質言之,每個農村都必須造成一個短時期的恐怖現象,非如此絕不能鎮壓農村反革命派的活動,絕不能打倒紳權。」毛在早期的農民運動中的這個表述,貫穿了整個中共發跡史。
共產之罪:破壞文物古蹟遠超百座圓明園
文物和古蹟既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傳統文化的物質表現。中共建政後,古城牆城樓、皇家園林、宮殿祠壇等文物被毀,毀壞文物古蹟的範圍與數量之廣之多,罄竹難書,是中華文化的一大浩劫。
民企不跑路 可能就是下個「盧作孚」
盧作孚創立的民生公司曾是中國最大民營航運企業。中國大陸陷落之後,他被謊言欺騙,帶領了船隊從香港北上投奔中共,最後財產被充公並自殺身亡。前車之鑒,為了避免步上盧作孚後塵,企業主們該做甚麽明智的抉擇?
難以置信的長春圍困戰
二零零六年六月四日,吉林省《新文化報》刊登了一篇報導──長春市綠園區青龍路附近一處正在挖掘下水管道的工地發現大量骨骸。特殊敏感日子裏的一則駭人新聞,牽出的是長春城記憶中,一段異常黑暗的歷史……
【歷史檔案】文革首位被打死的女校長
在中國大陸,文革至今仍是中共的禁忌話題,在網路上傳播甚廣、但在大陸被禁的紀錄片《我雖死去》,揭示了令人震撼的真相,引起人們對中共本質的深深思索。紀錄片的主人公就是本文要講述的——文革首位被打死的女校長卞仲耘。
← 上一頁
頁 4 / 7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明慧視頻】善惡有報 「洗腦專家」遭惡報
天音淨樂:像山一樣的胸懷
美東兩盛會 跨族裔民眾簽名支持《法輪功保護法案》
「絕不容忍中共跨國鎮壓」德國各級政要聲援反迫害
「容忍活摘,人類沒有出路」波蘭港城聲援法輪功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