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兒童教育
尋根之旅:端陽之際話端午
一提到端午節,您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屈原呢?端午節是一個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的節日。端午節的風俗反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豐富內涵與變遷軌跡,展現了文化精神與智慧。讓我們再次開啓尋根之旅。
【聽文章】大陸青少年:我是如何戒掉網癮的?
一位大陸青少年因為疫情期間上網課而染上網癮,從此學習力不從心,成績一落千丈。但他後來還是徹底擺脫了網癮,也讓學習成績超越了以往的水平。一起來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古人詠惜時:歲月不待 惜時如金
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生的旅程是由無數個瞬間組成,瞬間是短暫的,卻由此把握永恆。人要珍惜時光做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讓稍縱即逝的寶貴時間變成真正美好的永恆。
成人之美 謙讓無私
中國傳統文化推崇成人之美、謙讓無私的美德,當今若能重拾這些美德,必能昌盛國家,利人利己。亂世之中,可貴的中國人,您注意到了沒?
中國古代家訓幾則(上)
在通訊不便的古代,家訓往往就是兒女在外時隨身攜帶的父母之言,十分重要。當今我們從這些家訓,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智慧,學習到更多的做人處事之道,對我們的人生有莫大的幫助。
包容故事五則:張公藝九世同堂 魏文侯消彌戰禍
古語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包容是一種善的力量,就是能忍讓寬恕,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著想,它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改善彼此間的關係。一起來看幾則關於包容的故事。
給他錢財不如教育賢能 古人教子有方故事三則
為人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其實不管給其多少財產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教其重德向善,才是為其長遠和未來考慮,才能使其真正受益,在任何時候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選擇正確的人生之路。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四)— 義字篇
在義統文化中,「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義,包括道義、正義、理義、公義等道德原則。由此可知「義」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裏?
中國大陸的校園裏戾氣太重,被殺,自殺、失蹤、霸凌……在各地不間斷地上演著,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裏?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三)— 節字篇
「節,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 上一頁
頁 4 / 14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在奧克蘭市中心學煉法輪功 遊客:非常放鬆平靜
【明慧視頻】《天地蒼生》(第三零三期)
兒童故事廣播:清明節的由來與習俗
【明慧視頻】神韻重返紐約 數十位政要褒獎致賀
《國有器官》日本東京上映 揭露中共活摘罪行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