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兒童教育
【聽文章】【民間故事】一個盛水的破碗 讓他恍然大悟
有個求道的年輕人,得知在南山裏有位得道的高僧,於是上山尋訪。一路上,他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就是一直沒有找到他心目中那位可以指點人生迷津的高僧。直到遇見一個拿著破碗的乞丐,簡單的幾句話,讓他恍然大悟。
伯夷叔齊求仁得仁 清高氣節後世敬仰
氣節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司馬遷將《伯夷列傳》列為《史記》七十列傳的首篇,表現出對氣節的推崇和讚美。成語「求仁得仁」就是源自《論語》中關於伯夷、叔齊的故事,一起來看。
【聽文章】孔府「世代恩親」的來歷
在孔府眾多的親友中,有一門很特別的親戚,既不是書香門第,也不是官宦之家,而是世代種田的莊稼人 —— 他們是孔府的「世代恩親」。
台灣明慧夏令營:在歡樂中學習 成為更好的人
二零二四年七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台灣法輪大法青年學員在台中市流星花園舉辦了明慧兒童夏令營,帶領近八十位小朋友在多元的營隊活動中,遵循真、善、忍的標準,學習如何待人處事,做個更好的人。
明慧故事廣播:貴人的法寶 讓三個孩子變好了
三個互不相識的孩子,她們十歲左右,沉溺手機、有自殺傾向,讓家長極為焦慮無助。可因她們的媽媽共同認識一個「貴人」,進而翻轉了孩子陰霾的童年。
給孩子的故事二則:紅龍・小天使與小魔鬼
你聽說過紅龍的故事嗎?有一條紅色的惡龍,喜歡喝人的血,它為了控制人類,就讓人們舉著拳頭發毒誓,要當惡龍的人。因為它作惡多端,上天看見了,就要殺死這條惡龍。惡龍拼命地逃,眼看就要掉下懸崖了。可是….
魏文侯誠信治國 懸琴而戒不做暴君
戰國時的魏國是很強大的,原因是魏文侯很會治理國家,但更重要的還是魏文侯的人品讓人敬重,眾望所歸,人心所向。一起來看三個有關魏文侯的故事。
文化故事廣播:唐伯虎學畫
明朝畫家唐伯虎文才斐然、天資聰穎,年紀輕輕就恃才傲物,卻因為一場誤會,讓他願意虛心求教大畫家沈周,最後還與明代三大畫家齊名為「明四家」。
繼女的小故事:用三件珍寶解決問題
雪莉的繼女今年十三歲,開始表現出許多偏差行為,她很難分辨甚麼是對,甚麼是錯,雖然耐心地向她解釋,但她並不十分明白。雪莉該如何解決這棘手的教育問題呢?
罰惡酬善是天道
人在做,天在看。上天是賞善罰惡、賜福降禍的主宰,人心是善惡福禍的根源所在。因此,即使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我們仍要謹言慎行,不要有非分之舉。宋朝兩位官員的人生結局,或可證明此言不虛。
← 上一頁
頁 4 / 1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魁北克省慶遊行法輪功獲讚:要把真善忍傳給孩子
【1分鐘故事】解讀諾查丹瑪斯《諸世紀》中恐怖大王的真相
北約峰會 和平宮遊客發正義之聲:制止中共暴行
誠念真言 老伴四次闖過鬼門關獲救
不是個體 而是群體 —— 因難以置信而不信的代價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