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傳統正見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四)— 義字篇
在義統文化中,「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義,包括道義、正義、理義、公義等道德原則。由此可知「義」乃一切道德之根基。
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裏?
中國大陸的校園裏戾氣太重,被殺,自殺、失蹤、霸凌……在各地不間斷地上演著,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裏?
為了一次地震 冥界準備了五十年
「因果相連,善惡有報」,這在人類社會曾經是人盡皆知的天理常識。然而到了十惡毒世,很多人不信因果,所以遭難時頗覺不公和不解,這種現象自古便有。其實萬事哪有偶然?本文要講的是清朝的一個例子。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三)— 節字篇
「節,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水的德行與智慧
中華神傳文化中常以日常景物來展現「天人合一」的內涵,反映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以及重德向善的道德理念。水,它不僅是萬物生存的活力源泉,也是聖人口中諸多智慧與德行的比擬象徵。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二)— 孝字篇
「孝」字漢字構成,上為老、下為子,意為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及關愛幼者的倫理行為,體現出感恩、回報和禮敬。
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一)— 忠字篇
忠孝節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四字道德準則。忠、孝是中國古代社會基礎性的道德價值觀,與做人應堅守的「節」,與人類應遵循之行為標準「義」一起,成為主流社會觀念文化。從特定意義上說,中國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氣節與信念寫成的忠孝節義列傳。忠孝節義內涵博大精深,本系列文章試作探討。
不附和權貴 不玷污本職
現代官場中,許多人畏於權勢或為了升官發財,常是迎合上意,甚至配合上級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但歷史上卻有許多不畏權勢、堅守原則的人。一起來看東晉溫嶠、西晉嵇紹的故事。
天道佑善 宋景公三念化解死劫
《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等都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宋景公的時候,天上熒惑星(火星)侵入了心宿星的範圍,宋景公非常憂慮,生怕上天會給宋國帶來災禍。最後,這一災難是如何化解的呢?對後人的啓示又是什麽呢?
【民間故事】以德報怨的兒子和賣土送貨的老人
為了使家業永續,有些人會以某信物為傳家之寶傳給兒孫,而有位老漢認為真正的傳家之寶是善良,所以他選擇了善心最大的兒子來當家。另一位老漢出於善念買了一擔土,因而使全家安然度過大水患。上天會在危難降臨前拯救那些善良的人,點悟人們如何自救,信與不信,就在一念之間。
← 上一頁
頁 9 / 23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1分鐘故事】預言是迷信嗎? 需要人的心靈感悟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4) : 暴力杀戮 恶贯穹宇(上)
從非法剝奪法輪功學員養老金看中共的邪惡
和平抗議趙樂際訪新西蘭 法輪功學員籲制止迫害
八位美聯邦參議員聯名推動《法輪功保護法案》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