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傳統正見
【冥冥之中有定數】嫉妒心反害了自己
古人說過:「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然而,在世間,仍有一些心懷嫉妒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去傷害他人,結果最終害的是自己。
書法之道:人如其字 心正則筆正
作為東方藝術核心的中國書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質,既有個人的神采,又有地域的特點,還有時代的風格。古人歷來就有「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載道」之說,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則筆正」。一起來領略中華書法之道。
貪財取危 自求災禍
古往今來,有人認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求財貪利,人之本性,不是大惡。也有人認為:貪財取危,貪權取竭;貪財如毒蛇,終將被蛇咬;一旦為利所驅,必將為利所害。古今實例令人扼腕嘆息,也在發人深省。
清醒與迷失:《二十四史》記載的毀佛遭報
中國歷史上的「三武一宗」謗法毀佛,都遭到了報應。二十世紀末,中華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場對於佛法的殘酷迫害。智者清醒,愚者迷失,前車之鑑不能不查。
聖誕夜 25萬官兵同心祈禱之後發生的奇蹟
聖誕節來臨,讓人想起八十年前二戰中歐洲戰場上的那個最艱苦的寒冬。巴頓將軍通過隨軍牧師,帶領美軍二十五萬官兵共同向神祈禱,結果在聖誕日,在神的佑護和加持下,扭轉戰爭困境,創下了又一個歷史傳奇……
「利緣義取」的生財之道
利益與道義,有時確實是兩難選擇,企業以盈利為經營目的,在兩者之間應如何選擇呢?「利緣義取」是日本企業之父的生財大道,一起來看。
漢字裏的史前文明(下)
大禹治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事蹟。從堯帝在位的時候,罕見的大洪水淹沒了高山、丘陵。《説文解字》又是怎麽描述的?
謙虛是人生的一盞明燈
堯、孔子、諸葛亮等名人,以不同的功績留名青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或許是一個人邁向成功並能持盈保泰的要素,那就是謙德之美。就如孟德斯鳩說的:「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海納百川」。
【文史漫談】勇者無懼
在混亂的時代裏,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沒有向世俗低頭,而是堅持推崇「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勇。他們不但影響了歷史和世界,也將他們的思想理念傳播於世。當今,「勇者無懼」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一起來回顧和反思。
《詩經》中的禮樂文化(下)
《詩經》中表現出的弘揚正氣、關注現實和道德理念,被稱之為「風雅」精神,是古時士大夫言語行為的重要標準,曾在神州大放異彩並影響後世。但此華夏文明已幾近遺失。可喜的是,當今能在神韻藝術團的演出中尋回古風。
← 上一頁
頁 3 / 22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明慧視頻】善惡有報 「洗腦專家」遭惡報
天音淨樂:像山一樣的胸懷
美東兩盛會 跨族裔民眾簽名支持《法輪功保護法案》
「絕不容忍中共跨國鎮壓」德國各級政要聲援反迫害
「容忍活摘,人類沒有出路」波蘭港城聲援法輪功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