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傳統文化
伯夷叔齊求仁得仁 清高氣節後世敬仰
氣節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司馬遷將《伯夷列傳》列為《史記》七十列傳的首篇,表現出對氣節的推崇和讚美。成語「求仁得仁」就是源自《論語》中關於伯夷、叔齊的故事,一起來看。
從《說文解字》看漢字的淵源(2)
在《說文解字》中,道出了漢字的淵源:「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也就是說,從天文、地理,到鳥獸、魚蟲,從人們身邊熟悉的東西,到遙遠陌生的事物,都被「全息式」濃縮在漢字當中了。
從《說文解字》看漢字的淵源(1)
對於漢字的形成與功用,《說文解字》是追根溯源、承上啟下的一本著作,截止世人對於文字的「變亂常行」。清代訓詁學者朱駿聲說:「嘗謂《說文解字》一書,功不在禹下。」本文介紹這本書的來龍去脈以及漢字之象。
傳統故事廣播:一代名將周亞夫 平定七國卻未能善終
一名武功蓋世的大將軍,幫助漢文帝平定七國之亂。但是他最為人驚嘆的是被相士口斷直言的曲折人生,官高至宰相,老年淪為階下囚。天命真的無法改變嗎?
「小暑」到 盛夏始
今年的小暑節氣是從公曆七月七日開始,天氣雖炎熱,卻不是最熱的時候,但拉開了「三伏天」的序幕,所以有「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的說法。
【聽文章】台灣獲獎服裝設計師:一本書讓我脫胎換骨
台灣獲獎服裝設計師麗美,婚後的整整二十年,是在辛苦工作還債百萬和照顧中風老人的重負下度過,勞累過度拖垮了身體。但心中的善念,支撐她走到了柳暗花明的一天:有幸讀一本書,從此絕處逢生,事業也漸入佳境。
【5.13徵文】零零後青年:修煉還我清純本性
我是一名零零後,成長過程中,我漸漸在烏煙瘴氣的黨文化社會中變得老成世故。但潛意識深處,我一直嚮往高於人的境界,我多麼希望能洗淨自己的污穢,但在那樣的社會裏,實在太難了。所幸我在大學時遇見一位教授……
「人人如近敵」的社會是怎麼形成的?
中華文化講天人合一,敬天尊德,以和為貴是千百年來的文化傳統。可如今,在多數中國大陸人的頭腦中,卻「人人如近敵」,怎麼會這樣呢? 出路又在哪裏呢?
《天地蒼生》: 紛繁亂世中 為您創造靜心一刻
探尋傳統、藝術、美德和智慧。在紛繁的亂世中,《天地蒼生》為您創造靜心一刻。
大陸遊客台灣看神韻 期盼神韻去中國
二零二四年神韻在台灣的演出,再次吸引大批中國大陸民眾專程跨海觀賞,他們從神韻中找到真正的中華神傳文明,並成為神韻的活傳媒。來台觀賞神韻的一位中共官員表示,非常期待神韻早日在中國大陸上演。
← 上一頁
頁 5 / 9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美東最大集市關注人權 政要、民眾譴責中共迫害
「死刑犯」撐不起中國器官移植市場上的蘑菇雲(3)
女兒的故事:擺脫童年恐懼 走上世界舞台
聊聊狂者、獧者、鄉原與賢士之差
珍惜生命 快找真相 ―― 從黑龍江廳官楊炳友暴亡說起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