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安貧樂道
【正史嘉言】安貧樂道:尋道學道人生至樂
歷史上許多有德之士如:顏回、原憲、陶淵明等人都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羅倫為了守節甚至放棄趕考。為甚麼他們認為這樣做,比追名逐利來得有意義?如果從傳統文化中去找答案,不難發現無論哪一家的學說,都把「得道」視為人生最高目標,把尋道、學道視為最大的快樂。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2) 陶淵明一生修真 蘇軾讚後無來者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著名的詩句,他的詩清淡而純真,蘇東坡甚至認為可用來醫治病痛。陶淵明還能預知未來,他在晚年寫了三首詩,描述自己死時家人的反應。為何能夠具有這些功能?
頁 1 / 1
最新發佈
一位山區女子的神奇經歷
百歲老人的幸運密碼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1)
清明節之際說清明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