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麻醉醫師的人生奇遇:一本書開啟我的新生

台灣麻醉醫師的人生奇遇:一本書開啟我的新生

文/明慧網台灣記者站(明慧之窗記者陳欣編輯)

曾任職於台灣一所知名大型教學醫院的江敏嫻,出身醫生世家,因佛教家庭的耳濡目染,自幼就對佛教典籍、神佛故事、聖賢哲理很感興趣。衷心嚮往修行的她,在父母「望女成鳳」的期待下,只好放下執念埋首書堆,步上從醫之路。

然而,人生在世所為何來?在她心靈深處,探尋生命的真諦,才是此生終極的歸途。

那一夜 開啟新人生

大二那年,敏嫻偶然得知有同學在煉法輪功,她好奇地探詢究竟。同學見她興趣盎然,便借了她一本《轉法輪》,並叮嚀她閱讀時得一氣呵成,不可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

敏嫻心想這可能是同學唯一的一本,必須儘快讀完奉還。她花了整整兩晚看完,很受觸動、很歡喜,似乎所有人生困惑,一夕之間得到了解答。

她憶起國中課堂,國文老師經常講述佛陀覺者、輪迴轉世的故事,還鼓勵大家背誦佛經。她因此知道了很多佛學知識,卻也留下不少疑問。

那一夜,當她讀到「法無定法」、「不同層次有不同的法」時,她非常震驚,為之折服,感覺「這是此生至今,最高明的闡釋了!」

「我明白了:為甚麼佛經背得滾瓜爛熟、反覆念誦,依然沒有收穫!」敏嫻專心致志閱讀《轉法輪》,一路讀下來,她的思想勝似連環大爆炸,當下,她振奮雀躍不已,「我終於知道修煉的方法了!感謝大法師父給我展示佛法,以及不二法門的真正涵義。」

麻醉醫師江敏嫻閱讀《轉法輪》寶書,開啟了嶄新的人生。

當看到《轉法輪》第二講有關天目與功能的問題時,敏嫻感覺兒時記憶又回到跟前,內心豁然敞亮,「就讀小學前,父母不讓看電視,每天早早上床,閉上眼睛腦袋裏便上演著精彩節目,卡通、歌仔戲都行。還記得小時候,總覺得天空有好多好多眼睛在注視著我、注視著人世間的一切。」

敏嫻表示:「這真的是一本寶書、一本奇書!連接了我少時懵懂的人生經驗,解開我對佛法、修煉的疑惑。當我看完一講,有了新問題或不好的想法,下一章節馬上就解釋了這一切。」

敏嫻知道自己找到尋覓良久的珍寶,「書還沒讀完一遍,我便知道我要真正修煉了。從今以後,我要一門深入,修煉法輪大法!」

尋找執著心的源頭

隨著敏嫻深入閱讀《轉法輪》,她注意到在〈妒嫉心〉這一章節中,「心裏不平衡」被重提了七次,突然發現「這不就是我!」

以前,敏嫻常認為自己是一個老實善良、堅忍吃苦、容易被欺負吃悶虧的人。相較之下,身邊的同儕則是欺善勢利、取巧營私、爭鬥好勝的功利算計者。因此,她時常心生不平,悶悶不樂。

敏嫻覺得不公平,「沒有得到應得的,必是別人太會鑽;看待事情總覺得自己是吃虧的一方,心裏忿忿不平。這就是埋藏心底、連自己都察覺不到的妒嫉心啊!」

意識到自我的妒嫉心後,她接著查找其它習焉不察的執著,「往日無論工作大小事,是凡上司待我不如預期、東西沒準備好、時間沒趕在點上、下屬交差沒達標……凡此種種,都可以讓我發脾氣、生悶氣,甚至氣到睡不著。」

為了修去執著,她上班前都會提醒自己:「小心忍住!我是修煉人,保持慈悲心!別再為了工作生氣了。」

敏嫻思索:人為何會有執著?一切從何而生?在向內找的過程中,她猛然驚覺,「因為自覺比別人好,所以受不了上司的質疑,更容不下他人簡單的錯誤。」她虛心審視內在,期許自己除惡務盡,「在歸正自我的優越感後,我發現自己不再生氣,也不用刻意提醒自己了。」

除此之外,修出「先他後我」的襟懷,也至關重要。記得有一次,因同學過世,敏嫻襄助窗口協調事宜。那時人多事繁,她被人心帶動,「總覺得有些人好出風頭、有些人謹小慎微、有些人太過懶散…心裏充滿了不平衡。所幸自己是個修煉人,不平之氣很快察覺並實時修去。」

敏嫻體悟到,「原來修去了妒嫉心,放下所有不平之氣,我便可平心靜氣傾聽同學的需求、考慮他人的難處、把事情做得更圓滿。做事的過程,不被自己的情感帶動,不會心裏不平衡,這就是一種『先他後我』的仁者胸懷。」

精進專業 為病患著想

在擔任教學醫院麻醉專科醫師期間,敏嫻謹遵《轉法輪》的要求,實修心性,精進專業,希望能夠體現大法的美好,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因此,我在醫院帶實習醫學生,每當學生離開前,總會依依不捨地寫卡片,給我的教學評價打上滿分。」

江敏嫻按照《轉法輪》的要求實修心性,成為有口皆碑的仁醫、人師。

深受學生愛戴的她,曾榮獲「優良教學主治醫師」、「最佳教學主治醫師」等殊榮(全院前三名)。曾有資深教授不解地問道,「妳是怎麼做到的?我也好想當妳的學生,體驗被妳帶(指導)的感覺。」敏嫻回應道,「訣竅無他,只是『先他後我』、『因材施教』而已!」

置身醫療職場,患者在接受醫療後,向服務團隊寫信表謝,本是不足為奇;但對麻醉醫師來說,卻極其罕見,只因接觸機會不多,時間又太短。可敏嫻卻一再收到病患的感謝函。

醫院院長曾鄭重探玄機,「為甚麼病患經常給妳寫感謝信?」同事也好奇地問道,「那位患者,妳是否對他特別好?」她不假思索地答道,「一視同仁!」

面對職場的肯定與讚譽,她粲然回應,「實在沒啥訣竅!我只不過聽從法輪大法師父的教導,按照真、善、忍做人做事,保持祥和的心態,多為病患著想,凡事『先他後我』罷了!」

上億受益者之一

一九九五年一月四日,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的著作《轉法輪》首發式,在中國北京公安大學禮堂舉行;傳播迄今三十年,《轉法輪》已被翻譯成五十種語言。上億人由此身心受益、道德回升,走上返本歸真之路。敏嫻正是上億的受益者之一。

展書誦讀《轉法輪》,敏嫻不由想起《鏡花緣》中的七絕:「逐浪隨波幾度秋,此身幸未付東流。今朝才到源頭處,豈肯操舟復出遊。」

她體悟到,「塵世輾轉輪迴,不管幾年幾世,冥冥中一切似已命定。我慶幸不曾犯下大錯,今生欣逢大法洪傳,幸得人身、幸得大法。我總算找到了宇宙的源頭──真、善、忍。那麼,我豈肯恣意操舟復出遊!」

此書一朝拿起,再也放不下!《轉法輪》已然改變敏嫻的一生。

【延伸閲讀】
瑞士人閱讀《轉法輪》 受益匪淺(一)
一個毒癮偷車少年如何棄惡從善?
一位韓國化學博士的人生選擇
加拿大青年:找到不一樣的人生
加拿大94歲老翁活力充沛的秘訣
改變上億人生命的寶書 台灣退休教師:再也放不下
多倫多工程師:喜獲走出困境的鑰匙
瑞典特色餐廳老闆:一生最美好的選擇
韓國書法家:讀《轉法輪》獲新生
奇書解惑 肺癌痊癒 韓國田徑會長上場踢足球

【延伸閲讀專輯】
奇書《轉法輪》
尋找生活希望的故事
尋找生命意義的故事

▌在線閱讀各語種《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
▌線上免費學習班 :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
▌天梯書店:https://www.tiantibooks.org/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5/2/14/麻醉醫師的人生奇遇-一本書開啟了我的新生-490682.html

(本文圖片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善良與光明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