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與術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與術

文/正陽(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編輯)

朋友曾說我是中國文化本位主義者,我毫不否認。並不是我不能理解和欣賞其它的文化,事物常常是各有千秋,都有其存在價值和意義的。但是,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實在是源於他的博大精深,源於他的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底蘊。

古人先賢,對於許多事物的理解,都達到了徹底窮源的程度,可以說是把握了根本。

傳統文化中的「道」

貫穿中國文化的是一個「道」字,整個文化的各個層面都是在圍繞這個「道」來開展和演繹,上到治理天下,下至婚喪嫁娶、起居風俗,無不體現人們對「道」的尊重。

比如,俗話說的「婦道人家」雖說只是對做女人的一個稱謂,但也明顯體現著為人要有「道」的思想──做女人也有女人的「道」。

作為中國文化核心的儒、釋、道三家思想也都處處體現了「道」的理念:老子的《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就是反覆地論述了這個「道」到底是甚麼。孔夫子也這樣闡明了自己的志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可見,儒家修煉的核心還是這個道。佛家所說的「法」,也就相當於這個「道」,因此,修好了的高僧也被叫做「得道」或「有道高僧」。

古人認為,這個道,控制著萬物一切的生化運作,因此,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順應天道。

中國古人認為,這個道,控制著萬物一切的生化運作,因此,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順應天道。(宋 李公麟《歸去來辭・卷》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古代發達的「術」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還講一個「術」的概念。也就是指「方術」、「術數」、「技術」這些東西。其實,也就相當於現代社會的「自然科學」。在中國古代,術數類的科技可謂是非常發達的。這方面,中國曾經是遙遙領先於世界,著名的四大發明,就一個很好的例證。

當然還不止這些,中國古代幾乎在各個技術領域都處於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地位,比如,醫學、農學、天文、建築、手工業(包括:鑄造、紡織、印刷、工藝製作、食品),以及文學、藝術、教育、政府制度,甚至包括軍事。

中國在幾千年前就對軍事的理論和作戰的技法有很透徹的研究。一部《孫子兵法》,其實已經將作戰的原則給以了相當全面的論述,甚至,幾千年後的今天也仍然經久不衰,不見出其右者。

大家知道,三國時代的孔明就在戰爭中使用陣法(八卦陣),可見那時連打仗都已經是非常有章法的了。

但是,「術」的發達還不是真正的高明。中國文化的真正高明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在於它其實是「重道輕術」的。

「簡儀」是中國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創造的天文測量儀器。(攝影:龔安妮)

古人重道輕術

中國的正統文化,一直是輕視「術數」類的東西,更尊重的是道學德士。技術類的東西常被蔑指為是「奇技淫巧」。老子更是直截了當的主張「絕巧棄利」。中國古代長期視飽讀儒家經典、人品道德出眾者為人才,而基於重道輕術的思想,四大發明的創造者在中國歷史中並非倍受推崇、飛黃騰達的人物。

當然,不是說「術數」類的發展就完全被忽視,只是說相對於道而言,認為術沒有更深的內涵。相反,現代社會中名人多是精通於某一技術的人,比如演藝界的明星、體育界的運動員。

那麼為甚麼古人重道輕術呢?「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這一句話就道破了玄機。也就是說,要把握道,關鍵就是要認清甚麼是事物的根本,甚麼是事物的枝末;甚麼是原因,甚麼是原因所導致的結果。

「道」就其本質而言是「無所不包、無所遺漏的」,它是事物宏觀的、根本的規律。而「術」類的東西主要是某種限定的狹小範圍內的物理規律。通常是說我們所在的這個空間範圍的物理規律。

「術」也是「道」在這種具體範圍內的具體體現,應該說是「道」的一部分。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銅劍與一九六五年在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使用了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鉻鹽氧化處理方法。(越王勾踐劍,公有領域)

嚴格地說, 「術」也是「道」在這種具體範圍內的具體體現,應該說是「道」的一部分,但是通常它體現在物質細節上,基本是些直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律。

所以,道是本,術是末。道是靈,術是體。

勝券在握有秘訣

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其實人類社會的種種問題要想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就必須從道德層面入手,否則必然是揚湯止沸、捨本逐末。這個道理非常重要,我們古人對此有著深厚的理解,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髓的東西。

在對人體、生命及宇宙的認識上,中國古老的文化智慧,已經達到了非常深邃的程度,不但對其理論把握得透,而且能極凝煉概括地表達和運用。

比如,中國古代常說的「三才」──天、地、人,就概括了人間所做一切事業的根本因素,把握好這三條,可以說是諸事皆吉,勝券在握。

中國古代常說的「三才」──天、地、人,概括了人間所做一切事業的根本因素,把握好這三條,可以說是諸事皆吉,勝券在握。(明 仇英《春山吟賞・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再拿《孫子兵法》舉例,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可見,道是第一位的,技法是被排在後面的,而天、地、人的因素也依次被考慮。

現代的人雖然也知道學習《孫子兵法》,但多是注重其計謀和策略的論述,而其根本的、最重要的「道」的思想卻被忽視,可以說是捨本逐末。

當今的世界,更是離道遠矣。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科學和技術再發達也解決不了人根本的問題。人類要想真正有美好的生活,唯有修德於天下!

【延伸閲讀專輯】
《為甚麼會有人類》讀後感
西方輪迴研究漫筆
人類文明與生命奧秘

【延伸閲讀】
父親遺言:別錯過一世可修成的大法

(點擊以上圖片閲讀文章:《一名科學工作者:領悟到更高的科學》)

明慧網原文:
中國文化漫談:道與術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3/3/7/45981.html

(本文主圖片説明:明 仇英《蟠桃仙會・卷》,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