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綜合報導】「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35度,預示著暑去涼來,秋季即將來臨。每年落在公曆八月七日到九日之間,二零二四年是從八月七日開始。
立秋的「立」是開始之意,「秋」是禾穀成熟。《管子・形勢解》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云:「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揫(音揪、 jiū),有聚集、收攏之意。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陰氣逐漸強盛起來,自然景象顯得平定收斂,萬物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結果,收穫季節快到了。
天涼好個秋
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立秋又稱交秋,雖然謂之「秋」,但正值三伏天的末伏階段,還有「秋老虎」的餘威,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但秋後每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的說法,總的趨勢是天氣開始逐漸涼爽。
中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立秋後:
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已不同於暑天的熱風,是秋風送爽。
白露降:早晚溫差漸大,夜間濕氣到清晨時,在地面形成白霧。
寒蟬鳴:東漢人蔡邕在《月令章句》中說:「寒蟬應陰而鳴,鳴則天涼」,寒蟬生於盛陽,秋天感陰而開始鳴叫,是立秋節氣鮮明的物候表現。
立秋習俗
立秋是夏天過渡到秋天的重要時刻,中國古人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1. 迎秋
秋天對農民來說是收穫的季節,從周代開始,立秋那天,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舉行迎秋祭祀儀式;在民間人們會準備豐盛食物祭灶神、火神等,感恩自然萬物饋贈,祈求風調雨順。
2. 報秋
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南宋宮廷中有報秋的儀式,以梧桐落葉來向民間傳報「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裏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報奏:「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也就是說,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拉開秋天的序幕,因此有「一葉落知天下秋」的說法,後來演變為成語「一葉知秋」。唐代杜牧的《早秋客舍》詩云:「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就是「一葉知秋」的另一種描寫。
3. 啃秋
又稱咬秋。清代張燾《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中國古代立秋時,每戶人家都會邊乘涼邊吃瓜果,像是西瓜、玉米、香瓜、哈密瓜等等,祛體內暑氣,防秋燥。 即在立秋之日大口啃食瓜果,意為「啃」去餘夏暑氣,迎接涼爽的秋季。
4. 貼秋膘
夏天炎熱,容易缺覺、出汗、胃口差等,使得身體消瘦或體質下降,因此立秋後通過食療,補償入夏以來身體的虧空。中國北方民間素有「貼秋膘」(音標、 biāo,牲畜胸腹間的肥肉)的習俗,就是在立秋這天吃帶油脂的肉,以儲存豐厚的資本好過冬禦寒,北京的傳統風俗是家家燉肉,東北人則吃餃子、吃包子等。
天氣轉涼,不少人從夏日的貪涼厭食慢慢變得胃口大開,但脾胃功能並不會這麼快就恢復。此時要善待脾胃,儘量食用一些易消化吸收、健脾和胃的食物,少碰辛辣與油膩食物。
5. 七月節日
黃曆七月七日「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日子,這個民俗節日又稱中國的情人節、夫妻節。唐代元稹將立秋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等季候特徵,還有七夕鵲橋會,都譜入《詠廿四氣詩 ・立秋七月節》詩: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注:星娥,神話傳説中的織女。)
大意是:四季輪轉,不經意間炎夏已經走到盡頭,早晚風中的涼意迎來秋天。那夜空中橫亙的銀河,仿佛是為織女和牛郎搭就的鵲橋,讓他們能夠在美麗的仙居團聚。寒蟬喧聲鬧,白露滴林間,一葉落下驚秋來,秋意上心成了愁。
另外,黃曆七月十五日「七月半」,佛教稱「盂蘭(盆)節」,道教稱「中元節」。人們會裝飾佛壇,舉行祭祖、祭奠亡靈的儀式,從南北朝以後的歷朝都很盛行,展現出感謝親恩的無邊孝思和普渡亡魂的悲憫情懷。
立秋養生
立秋是夏秋的交接節氣,也是自然界「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黃帝內經》記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生命活動要與大自然變化保持一致,日常生活習慣要符合四季氣候變化規律,因此「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立秋後,人們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的規律,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練,皆以養收為原則。
秋天與五行中的「金」相應,金又與五臟中的「肺」相對應,因此立秋養生先養肺。在中醫理論中,「肺」泛指鼻、口腔、肺部等呼吸系統之外,也有「肺主皮毛」的說法,認為皮膚、毛髮與肺息息相關。肺喜「潤」而惡「燥」,而燥為秋季主氣,秋燥傷肺,可能造成乾咳、少痰、口腔與鼻黏膜乾燥、呼吸不順、皮膚乾燥乾癢、便祕等症狀。
養生之道可以從精神、起居和食療等方面著手。
情緒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與臟腑有密切關係,能直接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也對所有疾病的轉歸起著重要作用。《黃帝內經》提到「憂傷肺」,隨著秋天草木漸漸凋零的氣氛,容易使人感到悲傷、憂愁,而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人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在精神上,要保持內心寧靜,收斂身體的精、氣、神,避免被秋天肅殺之氣影響,如此較能使肺氣清潤。如果違反了就會損傷肺氣,經絡理論中,肺與大腸相表裏,就容易患有腸道的疾病。
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早起」,因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
在食療上,《黃帝內經》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
中醫有「五臟入五色」之說,不同的臟器有不同顏色的食物來保健:白色潤肺,黃色益脾,紅色補心,青色養肝,黑色補腎。秋季適合吃些白色食物來補肺,如:白木耳、白蘿蔔、百合、水梨、甘蔗、柚子、山藥、蓮藕等,能夠滋陰潤燥。儘量少吃蔥、薑等辛味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害肺氣。
現代科學研究分析指出,白色食物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是優質的鈣源,如:雞蛋、雞肉、魚肉、豆漿等,可以補強身體元氣。
如何安度「多事之秋」?
近期,各地傳來的災情不斷,如何才能安度「多事之秋」?
中國古代大醫學家孫思邈認為,做人要恪守天道,修德積善。如果人的道德不好,就是吃仙丹妙藥,也不能延年益壽;如果道德高尚完美,不用祈禱,就多福多壽。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修德,才能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
所以,面對災殃,解救的辦法就是「義」,明白真相,站在正義的一邊,發出正義的聲音;明真相就是知道誰是真正好的、善良的一方,誰是真正壞的、邪惡的一方。
願您選擇真正的善良,支持正義,其實是為自己和家人選擇美好的未來。
【關聯文章】
漫話二十四節氣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二十四節氣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2/10/9518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1/3/10/孫思邈的靈丹妙藥-以德養性、以德養身-421922.html
(本文主圖説明:清畫院《十二月月令圖七月・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