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綜合報導】「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每年落在公曆七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之間,二零二四年的大暑節氣是從七月二十二日開始。
《曆書》記載:「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
大暑特色
1. 大暑三候
這個時期的氣候特徵是酷熱潮濕,雷暴颱風頻繁。中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5天為一候):
一候腐草為螢: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就像腐草變成了螢火蟲。然而在溽熱的夏夜,幽幽的螢光帶給人秋天的涼意,似乎意味著涼爽的秋季離我們不遠了。
二候土潤溽暑:溽,濕也。天氣變得悶熱,土地很潮濕。大暑時節,外界的炎熱之氣到達頂點,地底的、河裏的暑濕之氣也都蒸發上來,濕氣升騰,人們像處在一個巨大的蒸籠裏,對人們的體感來說比較濕熱難熬,卻非常有利於農作物的成熟。在這段時間,農作物生長速度很快,長得非常茂盛。
三候大雨時行: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大雨使暑濕減弱。「熱在大小暑,好有雷陣雨」這句俗諺,說的就是酷暑中幸好午後常有雷陣雨,傾盆大雨令人暑意盡消。
2. 大暑熱不透,水患颱風到
農諺說:「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大暑熱不透,收成就不夠」。儘管這段時期天氣炎熱,但不過熱也不好,大暑不熱就表示氣候不順,會有水災或風災而影響收成。
大暑時節的雨水量對稻作的生長影響也很大,所以有「大暑大落大死,無落無死」的農諺。因為這個時節是二期水稻插秧的好時機,田區需要的水量會增加,如果這時乾旱缺水,會迫使農夫們休耕。相反的,如果因颱風來襲帶來過多雨水,會毀掉農夫們辛苦栽種的作物。
3. 西北雨
《台灣縣志》卷二〈山水篇〉中說:「凡疾風挾雨,驟至驟止,俗呼為西北雨,亦曰風時雨。」在台灣稱這夏季午後雷陣雨為「西北雨」。
據考證:「西北雨」都在午後太陽西斜時發生,這就是「西」字的出處;而從天干五行配可知,北方任癸水,這「北」字代表水。所以「西北雨」就是指太陽西斜後所下的雨水,並不是西北方向來的雨。
也有民間傳說,「西北雨」是「獅豹虎」的閩南語諧音,因為它來勢兇猛、去得也快,有如「獅豹虎」奔騰。
午後雷陣雨舒緩了炎夏所帶來的酷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大暑之後的立秋節氣正是反映了物極必反的規律。
大暑習俗
1. 半年節
這時期重要的民俗節慶,首推「半年節」,有「過半年節、食半年圓」的習俗。曆書上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自黃曆元月到六月剛好半年,因而準備應節的供品祭祀,主要是慶祝農作物的豐收,感謝天地神明與先祖的庇佑,使生活飲食無虞 。
這個節日多在黃曆六月初一或十五祭拜,先將和成硃紅色的甜湯圓和牲禮祭拜神明與先祖,然後全家一起吃「半年圓」,象徵團圓與甜蜜的美意。
2. 吃的民俗
為了防暑、祛濕,大暑節氣的飲食民俗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廣東有句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即涼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燒仙草」,在外觀、口味、療效上均與龜苓膏類似。老冬瓜鮮荷葉湯也是傳統的消暑湯品。
另一種是吃熱性食物驅濕。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湘中、湘北素有大暑吃童子雞進補的方法。湘東南還有吃薑的風俗,有助於驅除體內寒氣。山東地區「喝暑羊」,即羊肉湯。
台灣則有大暑吃鳳梨(菠蘿)之俗,因此時正是品嘗鳳梨的最佳時期,而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很雷同,有吉祥的寓意。
大暑養生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中醫認為:大暑時節,梅雨剛過,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故而需吃熱性食物以驅除暑濕,恰合「冬病夏治」、 「寒病夏治」之醫理。例如,三伏天去拔火罐、貼辛溫的伏帖去除體內寒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多,脾胃活動相對較差,這時人會感覺比較累和食欲不振。可以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也可以多吃淮山一類益氣養陰的食品,可以促進消化、補脾健胃,使人感到精力充沛。
而南瓜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脂肪含量很低,還能排毒養顏,多吃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血脂。愛美的女士或者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吃南瓜最好不過了。
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需醫生開藥方」的說法,炎炎夏日又吹冷氣、又吃冰品,享受的當下,脾胃也容易變得虛寒。此時來點辛溫的薑暖胃,對身體元氣的恢復很有幫助。但薑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夏天早上吃薑最養生、效果最好,原因是早晨正是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此時吃薑正好生發胃氣,促進消化。
薑還是解暑的良藥,炎炎夏日,喝黑糖薑茶或薑棗湯可以除濕補陽,藉由薑的辛溫進而溫散部分臟腑寒氣到體表,對抗炎熱的氣溫,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通體舒暢。
康熙:心靜即身涼
盛夏除了身體養生,心態的調整也很重要。
杜甫在《夏夜嘆》詩中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就是寫他熱得心中焦躁不安。由於天氣炙熱難耐,許多人索性把衣服脫掉,這樣的行為不但不禮貌,也失去了君子的風範,因此有「小暑大暑無君子」的俗話。
清聖祖康熙在《庭訓格言》中關於盛夏的論述,則展現了康熙超乎尋常的定力。
康熙帝說:「凡人修身治性,皆當謹於素日。朕於六月大暑之時,不用扇,不除冠,此皆平日不自放縱而能者也。」
翻譯:
大凡人要修身養性,就應該在平時謹慎的去做。我在六月大暑的時候,不用扇子,不摘帽子,這都是因為我平時不放縱才能做到的。
又說:「汝等見朕於夏日盛暑不開窗、不納風涼,皆因自幼習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此正古人所謂『但能心靜即身涼』也。且夏月不貪風涼,於身亦大有益。蓋夏月盛陰在內,倘取一時風涼之適意,反將暑熱閉於腠理(註1)。彼時不覺其害,後來或致成疾。每見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調者,皆因外貪風涼而內閉暑熱之所致也。」
翻譯:
你們見我在夏天盛暑的時候也不開窗戶,不吹涼風,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也是由於內心清靜,所以身體不覺得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只要心靜身體就清涼」。而且夏季不貪風涼,對身體也是大有好處的。因為夏季有陰氣在體內,要是貪圖一時的舒適而吹冷風,反而會將暑天的熱氣閉塞在體內,不能散發出來。當時不覺得這樣做的害處,以後或許會導致疾病。我經常遇見深秋季節多有肚腹不調的人,都是因為貪圖身外的風涼而將暑氣關閉在體內而導致的。
康熙皇帝透過嚴於自律的定力,在酷熱至極的大暑,帶來靜心的清涼。
註1:
腠,音湊、 còu。腠理是指皮膚、肌肉的紋理,以及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間隙。中醫認為這些是氣血流通的門戶、排泄體液的途徑之一,也是防禦外邪入侵的屏障。
【關聯文章】
漫話二十四節氣
明慧網原文:
【神傳文化】二十四節氣歌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2/18/95190.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7/13/文史漫談-心靜即身涼-239953.html
(本文主圖來源:瑞士法輪功學員攝影作品)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