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之窗記者李佳編輯】一提到撒旦,就令人聯想到邪惡與黑暗。然而,久遠以前,撒旦曾經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是至高的天使。他被稱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擁有極致的美麗與才智,享有至高的尊榮,天堂的瑰麗事物環繞著他。
【聽文章】
至高的天使墮入地獄
有一天,天國的最高主宰——上帝向所有的天使軍發出召集令,不一會兒,多如細沙的天使大軍重重疊疊把上帝環繞在中間。上帝宣布,冊立上帝之子基督為諸神之主,他將總攬天國政事,統領天使大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驕傲的撒旦無法接受上帝的安排,不承認基督為諸神之主。他因為傲慢生出野心,讓「惡」主導了自己。他決定背叛上帝與基督。
接著,他去策動其他天使軍反叛,後來竟有三分之一的天使軍被說服、選擇投入撒旦麾下!一場天界的神魔大戰就此展開!
第一日,撒旦被殺傷潰敗;第二日,撒旦新發明了武器炮彈向天使軍的山峰投擲還擊,天使軍陷入苦戰;第三日,基督駕著戰車來到撒旦軍面前,他舉起雙手,朝叛軍發射萬束雷霆,擊毀撒旦軍的新式武器,把它們驅逐到黑暗的地獄去,接受烈焰焚身的懲罰。
至此,至高的天使墮落地獄,美麗的尊顏變得猙獰……撒旦墮落的原因是驕傲,他因美麗而心高,因聰明而氣傲,因極度自戀而反叛上帝,由天使墜落成魔鬼。可見,神與魔,天堂與地獄的分水嶺之一,就是傲慢。
人性罪惡之源:傲慢
傲慢是神所憎惡的。天主教認為人類有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人類所有的罪惡都是從這七種罪裏生出來的,而傲慢是罪中之首。
天使墮落為人,就是因為丟失了謙卑而生出自滿、自傲,走向對神的悖逆、不順服;佛家《華嚴經》裏面也講到三重障:傲慢、嫉妒、貪慾。目中無神、狂妄自大是人不能成佛的最大障礙。
傲慢被認為是所有罪惡之源。神學家奧古斯丁認為「驕傲乃是世人犯罪最根本的動機。」基督教文學家魯益師認為,「人性中最根本的罪、最至極的惡是驕傲。憤怒、貪心、酗酒等所有這些罪行與驕傲相比,立即顯得微不足道。魔鬼之所以變成魔鬼,是因為驕傲的緣故。驕傲導致其它的罪惡,是一種與神完全對立的心靈狀態。」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傲慢,是愚昧與失敗的原因。傲慢者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自視甚高,結果就是心靈的被矇蔽,思想的被迷惑。表現出讓人恥笑的愚昧無知,狂妄無禮。在戰場上恃強輕敵,就不能知己知彼,就很容易失去理智,失去辨別正誤的能力,失去前行的原動力。驕兵必敗,項羽失天下,關羽失荊州,原因就在於此。
傲慢,是無知的產物。目中無人的時候,可以說就陷入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狀態。眼睛無法看見天空的廣闊、大海的深邃。心靈體會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境界。更無從體會在宇宙中,自己只是滄海一粟的渺小。傲慢者自尊為大、自我陶醉,被自己的一點點聰明矇蔽,被自己的一點點成績掩埋。其實,傲慢者正如坐井觀天,固步自封。自欺欺人,坑人害己。
可見,從天堂到地獄,每一項罪行,都與驕傲有關。只要有一點點的驕傲,就會生出目空一切、放縱無禮、忘恩負義、貪婪縱慾、偏見惱恨等許多罪來。所以人不可以驕傲,驕傲是魔鬼,是一個可以使性靈敗壞,使靈魂墮落的魔鬼。
提婆達多的教訓
關於傲慢,還有一個觸目驚心的例子。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曾有一個叫提婆達多的人,他是釋迦牟尼佛俗家的堂弟,一樣是王子的身份,身材高大儀表堂堂。
提婆達多出家後,在開始修行的十二年中表現得非常好。據佛教經典記載:提婆達多「聰明廣學,十二年間坐禪入定,心不移易」,「於佛法中,信敬心清淨」。提婆達多還擁有了很強的功能,使他受到了很多在家居士乃至出家僧人非常盲目的崇拜。
身為釋迦牟尼佛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甚至專程到王舍城去誇讚提婆達多:「大姓出家,聰明,有大神力,顏貌端正」,「大神通,大威力」。在家居士中很有名的摩竭陀國阿闍世王子對提婆達多更是推崇的到了狂熱程度,居然誇讚提婆達多為「比佛大師,其德殊勝」……能得到一國王子如此的崇敬,一般居士、國民也就被帶動地去崇拜提婆達多了。
對這些推崇誇讚,提婆達多全都高興地接受了。傲慢漸漸腐蝕了他的心,他自視越來越高,甚至還說:「大眾圍繞」,我「何異如來」。他甚至開始嫉妒釋迦牟尼佛,逐漸的「貪心熾盛,而起顛倒想,造種種諸逆,遂致不可拔救」。
後來,提婆達多竟然自大到想要取代釋迦牟尼佛,在被釋迦牟尼呵斥拒絕後,他曾經大鬧精舍,將蓮花色女比丘尼活活打死,犯下了殺阿羅漢的重罪;還曾藉武士,企圖謀害釋迦牟尼,是釋迦牟尼感化了武士;他又在街道放狂象,企圖讓大象踩死釋迦牟尼;一次他居然在山上推下大石要壓死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腳被小石塊打中流血。
最終,提婆達多所有的邪惡圖謀都失敗了,他在極大的痛苦與罪惡中死去,墮入地獄。
傲慢使天使墮落、修佛的王子邪變,可見,心中傲慢的火燄一旦開始燃燒,不但害人,最後還將燒毀自己。
【延伸閱讀】
【以史為鑑】貴以賤為本 高以下為基
天堂地獄自己選 善惡一念定禍福
與權力合流嘲笑忠義 明朝嚴嵩警示了誰?
【延伸閲讀・專輯】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道德傳家
以史為鑑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3/8/12/傲慢-278014.html
(本文主圖來源:Pixabay)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