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章】宋朝曹彬的「轉相」和唐朝李林甫的「變相」
文/明慧期刊《希望》第三十六期(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編輯)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美國總統林肯面試一位新員工,後來他沒錄取那位應聘者。幕僚問他原因,他說:「我不喜歡他的長相。」幕僚不理解,又問:「難道一個人天生長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錯嗎?」
林肯回答說:「一個人35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35歲以後的臉應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要為自己35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這是對「相由心生」的極佳闡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引人回味無窮。
【聽文章】
大將曹彬的「轉相」
曹彬是宋朝時的一位大將,他幫助宋太祖平定天下,立下一番汗馬功勞。有一天,曹彬遇見高人陳摶先生。陳摶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善於相術,他看了曹彬的相,說:「你早年有富貴但沒有晚福,以後但凡出兵作戰,宜網開一面,這樣或可培植一些晚福!」
曹彬聽了陳摶的話,頗以為然。曹彬帶兵攻蜀,佔領遂寧,他部下的將士都主張要屠城,曹彬嚴令禁止屠殺。士兵們擄獲了敵人的婦女,他下令妥慎保護,絕對不許有姦淫非禮的行為。
到了戰事結束後,對於有家可歸的婦女,他下令給資遣回;對於無家可歸的婦女,他就替她們備禮擇配嫁人。百姓們都很感謝曹彬的德政。
後來曹彬奉命征伐江南,他不忍生靈塗炭,就托病不肯就職。同僚的武將們都紛紛去問候他的疾病,曹彬對他們說:「我的疾病,決不是吃藥能治癒的,只要你們各人誠心誠意地發誓,在攻克江南之日,決不妄殺一人,那麼我的疾病就可痊癒了。」
將士們聽了曹彬的話,就都對天焚香發誓,到攻克江南之日,一定相戒不妄殺一人。他們這個做法,竟爭取了江南的人心,江南百姓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最終,曹彬不以武力克復江南,保全了千萬人命。
勝利凱旋,曹彬又與陳摶相遇,陳摶對他說:「數年前我看你的相,那時我認定你沒有晚福。可是現在你的相已改變,金光聚於面目,必能增祿延壽,後福無量。」
曹彬問:「你說的金光是什麼意思?」陳摶答:「金光就是德光,人若積了大德方有此光,不獨增壽,還當蔭子孫遠福。」
後來,曹彬果然應了陳摶的預言,晚景甚佳,享69歲而卒(在古代算是長壽了),被追封為濟陽郡王。他兒子共有9人,長子瑋、次子琮、三子璨,都是一代名將,幼兒也被追封王爵,子子孫孫昌盛無比。
宰相李林甫的「變相」
唐朝的李林甫,人極聰明,工書善畫。他在未顯貴之時,曾遇見一位道士,那道士對他說:「你是天仙下凡來的,仗你宿善之力,你可做二十年太平宰相,但你將來大權在手時,你必須廣積陰功,多做有益於大眾的事。這樣的話,你在世壽報盡之後,仍能回生上界。你切不可自恃才權,妄作非為。」
李林甫聽了之後,諾諾答應。後來,李林甫果然青雲直上,不久就登上相位,權勢顯赫,熾手可熱。
但是,被權欲所迷的李林甫早將道士的話忘記乾淨。他嫉妒賢能,凡見別人的才望德業有高出於他的,他心中就非常難過。他心術姦險,表面上對人以甘言奉承,暗中卻加以陷害,所以人稱他為「口蜜腹劍」。
他在正堂的後面,別建一室,結構非常曲折,叫作「偃月堂」,每當謀害別人達不到目的的時候,他就潛入此堂中,靜坐謀劃,精心思慮,想出殺其人、破其家之毒計,作出狠毒的決策。
有一天,李林甫便服出去遊玩,又遇到前次的那位道士。道士對他說:「你忘了貧道從前的忠告嗎?唉!可惜你誤用才權獲罪不淺,非但升天無望,恐將墮落到水族中去呢。」說畢,道士將衣袖一拂,飄然而去。
後來,李林甫將要失勢時,遇到一個怪物,週身毛髮如豬,目光如電,牙像鋸齒,手像鉤爪,猛地撲擊李林甫。李林甫驚呼怒罵,那怪物卻忽然不見了。不多時,李林甫就七竅流血而死,他死後又遭剖棺戮屍,家產被籍沒入官,諸子盡被流放。
更有史料記載,李林甫作惡多端,「為臣不忠,毒害良善,三世為娼,七世作牛;生生世世,永墮水族。」惡報可謂慘烈!
我們的選擇 決定我們的命運
以上是《歷史感應統紀》記載的兩個故事。面對得道高人的諄諄告誡,曹彬聽得進去,親身實踐,行善積德,晚年得了福報,子孫顯貴;李林甫不聽勸善之言,一意孤行,反其道而行之,害人無數,結果害人害己,難得善終,家產被抄,諸子流放。
前有車,後有轍。聽不聽勸善之言,真的關乎每個生命的未來。我們應當從曹彬和李林甫的經歷中汲取教訓。
就如當我們拿到法輪功學員送上的真相材料時,不也是面臨一種選擇嗎?他們冒著嚴寒酷暑,冒著失去自由,被非法判刑,甚至被活摘器官,失去生命的危險,把真相送到我們面前。若我們能好好讀一下,遵循我們的良知,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們也將獲得心中的平和,或許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九評共產黨》在線閲讀:https://www.tuidang.org/9ping/
▌三退自救:https://www.tuidang.org/
【延伸閲讀】
相由心生 長相醜陋神給「整容」
道家高人告誡瘟疫從何而來
頭髮趣聞
曾經的暴君爸爸 現在像聖誕老人
【延伸閲讀・專輯】
《為甚麼會有人類》讀後感
大難自救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珍惜人生
明慧網原文:
《希望》明慧期刊 第36期
https://qing-x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xiwang-36.pdf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