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輪功學員(明慧之窗記者心篤改寫)
漢代的《尚書大傳》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黃曆的正月一日,是新一年的開始。
黃曆新年是華人普遍重視的節日,由歲末大掃除、除舊佈新起,到年三十晚與家人圍爐(或稱吃團年飯、團圓飯、年夜飯),到年初一參拜祈福、走春拜年等等,過節的習俗豐富熱鬧。
壬寅年歲尾,新一波疫情海嘯般驟起,共產黨搖搖欲墜,歷史將翻開新的篇章。
回顧一下傳統的新年風俗,找回年味,回歸傳統。更期盼大家都能找到大疫中的救命之寶,健康平安、幸福吉祥!
拜天地祖先 吃「年飯」
正月初一,古稱履端、元旦,即「歲首」、「大年初一」。在傳統文化中,正月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男女老少歡聚一堂,黎明即起,整肅衣冠,點香燭放爆竹,開大門,設齋果茶酒於庭,拜天、地、祖先,稱「新年開門大吉」;然後晚輩向長輩作揖拜年,長輩賞給幼小晚輩紅桔、花生、糖果等等。
很多地方在這天有早餐素食的習慣,主食米飯,這米飯是在除夕夜就準備好了,按次年的月數量米(閏年十三升,平年十二升),稱為吃「年飯」,謂之「年年有餘」。開膳時頭一碗敬奉長輩吃,長輩夾菜給晚輩,寓意尊老愛幼、家庭和睦,新年吉利、富足。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整齊,出門走春探訪親友、拜年賀歲,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大年初一出行稱爲走春,「春」在閩南語有剩餘之意,出行者彼此聯誼、祝福,求得好兆頭!
開門炮仗 逐退瘟神惡鬼
《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用以逐退瘟神惡鬼。這個習俗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有的地方初一至初三早晚都放鞭炮。
正月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表達美好祝願
在傳統的正月初一,「拜年」是一項辭舊迎新的重要活動,人們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里處祝賀新春,相互表達美好祝願。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要施禮「賀年」。
拜年活動一直延長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一、親身拜年
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拜年形式大體分為幾類:
1.走親戚。即到親戚家作客。明李沂《東家兒行》中說:「烹羊豕,走親戚,東家老嫗笑啞啞。」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走親戚、回娘家,親戚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是一種親情大交流。
2.禮節性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如與主人是平輩,只須拱手一揖即可;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叩頭施禮,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
3.感謝性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如律師、醫生等)欠情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4.串門式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平日沒有多大往來,但見面都能談得來,新年時就是到院子裏,見面時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裏坐一會兒,無甚過多禮節。
5. 團拜。這種形式大約從清朝開始,就是團體中的一群人互相慶賀。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二、飛帖接福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習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朝時成為時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
大戶人家還特設「門簿」,記載客人的往來和飛帖。門簿的首頁多會虛擬「親到者」四人,用以圖吉利討口彩。此四者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
上層士大夫有互相投賀名帖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佣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耗時又費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刺」、「名謁」、「名紙」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是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佔歲 占卜本年年成
大年初一開始,民間有佔歲(也稱占歲)的習俗。人們通過進入新年正初一至初十,這十天的天氣變化情況來占卜新一年的收成。
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此習俗,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
正月初一是第一個朔日,古人稱為「元朔」。這一天也是黃曆新年的第一天,尤顯重要,關係著一年的時運。尤其在過去農耕時代,人們靠天吃飯,離不開日月星辰、陰晴圓缺等等天候影響。
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古時新年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裏講到了度朔山上的天雞,說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新年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
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辟除猛獸妖物等災害。
據說堯帝時,遠方的友邦上貢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用木頭刻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用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來。
因重明鳥模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便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
人們不但在過年時貼畫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不用掃帚不往外潑水倒垃圾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且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
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在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就不用掃帚、不倒垃圾,並且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結語:救命之寶
「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這個吉祥話源於北宋王安石的七言絕句《元日》,生動地描述了過年熱鬧而歡樂的氣氛。但畢竟現在能真正以華人傳統方式過年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在中國大陸,不但過年被移花接木改成春節,甚至連驅除瘟神的炮竹都不能燃放。
「劫難無情 大疫有眼 別陪紅魔滅 快找真相」(《洪吟四》〈何時醒〉),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在詩文中屢屢示警,並開示解救之道。
辭舊迎新之際,一起來欣賞一首童謠,祝願華人同胞明真相、得福報,兔年平安吉祥!
童謠:救命寶
新冠家家跑
染疫似煎熬
嗓子如刀割
渾身痛難消
渾身痛難消
死因被謊報
感冒是胡說
專家騙人貓
專家騙人貓
死屍沒處燒
惡報追五億
誰還騙得了
誰還騙得了
真相睜眼瞧
法輪大法好
難中救人寶
法輪大法好
難中救人寶
馬上找真相
信者命能保
【延伸閱讀】
花花綠綠過新年─年畫漫談
台灣明慧冬令營 大小朋友滿載而歸
過年人團圓 遼寧善良家庭企盼親人歸
明慧網原文:
【傳統文化】新年風俗(1)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1/27/119448.html
【傳統文化】新年風俗(2)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1/28/119451.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3/1/16/童謠-救命寶-455069.html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