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報導】一提到端午節,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屈原呢?
端午節是一個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的節日。端午節的風俗反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豐富內涵與變遷軌跡,展現了文化精神與智慧。
希望透過以下的介紹,再次開啓尋根之旅。
端午節的名稱起源
黃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和清明節、中秋節、中國新年並列為華人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端有初始的意思,所以初五也叫「端五」。
古人按照黃曆,春季是正月、二月、三月,夏季是四月、五月、六月,以此類推。又按干支紀月法,以寅月(正月)為歲首,所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三月為辰月、四月為巳月、五月為午月、六月為未月、七月為申月、八月為酉月、九月為戌月、十月為亥月。
黃曆五月正是夏季「午」月,因此「端五」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端午節的名稱在華人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比如:
◇ 重五節、重午節、五月節、午日節:因為這天是五月初五。
◇ 端陽節、端日節、天中節、夏節:因為仲夏登高,是順陽在上的好天氣。
◇ 菖蒲節、艾節、草藥節、浴蘭節[1] :五月被視為「毒月」,天氣變得炎熱潮濕,容易發生流行疫病,古人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展開驅邪避毒防疫活動,可說是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節日。
◇詩人節、粽子節、龍舟節:根據歷史典故稱之。
端午節的由來
一、對龍神的崇拜
端午節最早起源於對龍神的崇拜。為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在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龍儀式,划龍舟是祭祀活動之一,粽子是人們獻給龍的食物,所以端午節可稱為是祭龍的節日。
為甚麼選在五月初五呢?這與古人的星象文化有關。
《易經・乾卦》爻辭:「九五,飛龍在天」。仲夏端午之日,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完整的龍形星象)高懸於正南中天,處在「正中」的位置,故稱「飛龍」。
而九五,為乾卦諸爻當中至吉的爻,喻示事物處於最鼎盛時期,乃大吉大利的天象。所以上古先民擇「龍升天」這個吉日,作為祭祀龍祖的節日。
二、與夏季節氣有關
端午節雖不是節氣,卻是「芒種」這個夏季節氣裏最重要的節日。「芒種」預告天氣要開始變炎熱了,一般在端午節之後氣候就正式進入盛夏,蚊蟲蒼蠅等開始孳生,滋生速度變得迅速;五毒(即五種有毒動物:蜈蚣、毒蛇、蠍子、壁虎、蟾蜍)也在此時出來活動。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思想,古代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也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符」,就是人要順應天來行事和生活。進入盛夏,為了避免傳染病的發生和避五毒,習俗自然地融入了夏令飲食禁忌等風俗,如:插艾草菖浦,戴香包,喝雄黃酒等。
三、緬懷歷史人物
現在大部分人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另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祭祀春秋時期的忠臣伍子胥,他比屈原投江還要早了二百多年。我們來重溫這兩個故事。
◇ 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員,春秋時代楚國人,約生於公元前六世紀,卒於公元前四八四年。
因其父兄均為楚王所殺,他便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五勝而入楚都郢城,成為吳國政治家、名將。
吳王夫差繼位之後,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吳王夫差答應越王勾踐的請和,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兩人間發生了巨大的分歧。後來又有讒臣誣告伍子胥將投效齊國,夫差聽了讒言大怒,立刻賜死伍子胥。
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錢塘江,因此相傳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2]
◇ 屈原的忌辰
屈原,名平,戰國時代楚國人,政治家、詩人,約生於公元前三四三年,卒於公元前二七八年。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懷王器重,後來他繼續輔佐楚頃襄王。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反對,因此而被逐出楚都郢城,被流放於更偏遠的江南地區,期間寫出了《離騷》、《天問》等著名詩篇。
公元前二七八年五月初五,屈原在流放途中,聽到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作《懷沙》一賦,意指「懷抱沙石以自沉」,投入汨羅江而死。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來到江上奮力打撈他的屍體;紛紛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人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3]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名稱和由來雖然不同,但各地華人過端午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根據文獻記載以及歷代相傳的許多傳統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於是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有: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祭五瘟使者等習俗。
◇ 懸鐘馗像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這一天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相傳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後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
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了「鐘馗捉鬼」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4]
◇ 掛艾葉菖蒲
端午節時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菖蒲,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插或懸在門上,認為可以趨利避害[5] 。
艾草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而且五月艾草正值生長旺期,功效最好,民諺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說。而菖蒲因為葉片呈劍型,被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插在門口可以避邪[6] 。
◇ 門上掛蒿子
在山東一帶,流傳著端午節在自家門上掛蒿子、桃樹枝、小麥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村莊的人道德敗壞,神決定滅掉全村人,便指派當朝官差在端午節那天執行,並派人提前把守村莊路口要道,不讓村裏人隨便外出。而這個消息,村裏人卻是無人知曉。
一天,村裏一位婦女帶孩子外出,當路過關卡時被官差攔住,官差納悶地問:「妳這人真奇怪,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妳不背,反而背著能走路的大孩子,太偏心了吧!」
婦女答:「官差你有所不知,我手領的孩子是我自己親生的,身上背著這個孩子不是我親生的。他從小就失去母愛,有句俗話說:『拿別人的孩子當塊金,把自己的孩子拉成人。』」
官差聽後心生敬意,讚歎不已,自語道;「這村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人。」於是官差把天機告訴了這位婦女,讓她趕快回家在自家門上掛上蒿子、桃樹枝、小麥,避免滅頂之災。
婦人立即回村將此事奔相走告,全村人都相信她的善言勸告,在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全掛上了蒿子、桃樹枝、小麥,因此全村人的生命都得以保全。從此,每逢端午節門上掛蒿子之事就承傳下來,做為百姓生活中的平安象徵。
◇ 賽龍舟
在古代,「賽龍舟」是一種送走瘟神的儀式,是為了消災祈福。當時人們無法解釋瘟疫的發生,認為是「瘟神」作怪。在一些地方,龍舟甚至被視爲載滿瘟疫的船,人們力爭在最短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將自家或本村的瘟神送走,於是便出現了聲勢浩大的龍舟競渡的場面。
賽龍舟其實是想把瘟神送走[7] ,後來傳說是鄉民紛紛撐船尋找屈原的身軀,漸漸都以祭祀屈原投江為主題了。沿至今天,龍舟競賽已經成為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
每年黃曆五月初一,地方首長會提筆在龍舟眼上點眼睛,稱為「點眼」、「開光」。初五龍舟下水前,還要敲鑼打鼓,抬龍舟到河岸,沿路都有民眾燒香禮拜及放鞭炮,巡行後龍舟便入水比賽。
選手們以劃一的動作奮力往前划,河道終點處插有錦標,哪一隊最先奪得錦標即為勝隊。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龍舟反而越來越受重視,更成為鍛鍊體力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觀賞龍舟競賽,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休閒活動。
◇ 吃粽子
在屈原投江後,當時楚人怕江中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用竹葉包糯米飯丟入河中,想要使屈原的身體完整。後來在每年農曆五月五日,鄉民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後來除了糯米外,還包入了豬肉、花生、鹹蛋等內餡,演變成現代的粽子。
現在,人們又賦予包粽子一個新意義,因為農曆五月接近各種升學考試,包粽諧音為「包中」,象徵「上榜」,因此粽子也成為祈求考試成功的象徵食物。
◇ 飲雄黃酒
有諺語:「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8] 古人在端午節飲用雄黃酒,期望自己不生病。雄黃酒是用中藥材雄黃研磨成粉末,加入白酒或黃酒中泡製而成。
古人還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在端午節時還用雄黃在額頭寫「王」字祈求避邪。古老的傳說《白蛇傳》中,端午節時白娘子(白素貞)不慎喝下雄黃酒,現出白蛇原形嚇死許仙。
在現如今看來,雄黃(雞冠石)是含砷的有毒礦石,毒性極大,喝不得。
◇ 遊百病
又稱走百病,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男女老幼穿新衣,往野外遊玩,中午一時左右,在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了手抱花草的快樂人群;晚上回到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說是可治皮膚病、去邪氣。老年人稱為「遊百病」及「洗百病」,用以祈求一整年祛邪、避災、獲得吉利。
◇ 佩香囊
佩戴香囊的習俗有這麼個故事。傳說古時候,每年的四、五月間各種蟲害、瘟疫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察訪民情,治理瘟害。神仙發現,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
神仙為懲惡護善,掏出五色香袋對善良的人說:「每年五月初五,你們家裏的大人小孩都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門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神奇的是,從那以後,凡是帶香袋的大人小孩,蟲害見了便逃之夭夭,而沒有香袋的惡人們就被蟲害惡疫毒死了。
香囊內有硃砂、雄黃、中草藥(如:蒼朮、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雄黃、冰片、樟腦等製成藥末),裝在特製的布袋中,外包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
◇ 吃「五月鮮」
五月初正是櫻桃、桑葚等水果成熟的時節。因此,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有吃「五月鮮」的說法,據說吃了「五月鮮」,整個夏天都不會有蚊蟲叮咬。
台灣保留大量傳統漢人端午禮俗,習俗則為吃五子(粽子、豆子、茄子、李子、桃子)、飲午時水。台灣有端午節應景俗諺:「吃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老。」表示端午節要吃菜豆與茄子。
◇ 午時水
傳說在端午節中午十二點整,在井或乾淨水源的地方取水,稱為「午時水」,又稱純陽之水。認為洗用或飲用此水可解熱、瘦身、明目、進補、避疫癘、等有益健康的功用,所以有諺語:「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有些有名的井水,當天就會有很多人上山取午時水。
端午節的諺語
端午節雖不是節氣,卻有不少相應諺語對氣候情有獨鐘,如:「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等諺語。
吃了端午節粽子,意味正式踏入夏天,人們終於可以「換季」,將冬天的衣物、棉被收起,端午節已經成為冷熱氣候的分界點。
註:
[1] 《荊楚歲時記》(作者是南朝梁人宗懍,下同):「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
[2] 《荊楚歲時記》第卅節,記載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
[3] 華人於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唐代的《襄陽風俗記》也有記載。
[4] 見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
[5] 《荊楚歲時記》:「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6] 晉代《風土誌》:「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7] 宋代範致明《岳陽風土記》:「瀕江諸廟皆有船,四月中擇日下水,擊畫鼓,集歌以棹之,至端午罷。其實競渡也,而認為禳災。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際設神盤以祀神,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為草船泛之,謂之『送瘟』。 」
[8] 《神農本草經》:「雄黃味苦平寒,主寒熱、鼠瘺、惡創、疽痔、死肌、殺精物、物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鑠食之,輕身、神仙。」
【延伸閲讀】
天災頻仍 從天人合一思想談如何趨吉避凶
芒種時節躬耕稼穡 他們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小滿節氣送祝福 天降透雨這一方
從「穀雨」談文字起源與文明的飛躍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6/11/【傳統文化】端陽之際話端午-103804.html
端午節漫話: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8/6/7/179870.html
端午節百姓門上掛蒿子的來歷: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9/22/110876.html)
(本文主圖來源:大都會博物館)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