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文化長廊
【聽文章】2023鴻「兔」大展 除夕夜話年獸
新歲來臨,所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象徵世間除舊布新。終年奔波忙碌的人們,靜思過往,反省今年得失;更策勵未來,對新的一年抱持期待與祝願。其中,躲避年獸的侵擾,使得「過年」逐漸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起來看看過年的傳統習俗。
賞古詩迎新春 守護家人還需現代《防疫養生歌》
歷代新年詩可謂浩如煙海,燦若群星,有記錄各種傳統習俗的,有描寫喜慶氣象的,有抒懷言志的,有寄託祝願與祈禱的,可謂五彩紛呈。但大疫當前,最重要的是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爲此,一首《防疫養生歌》是您應該牢記在心的良方。
瀆職害民 古代貪官奸臣的因果報應
萬千錢財今何在,千古留下惟罵名。蔡京、嚴嵩等奸臣的命運結局令人引以為鑑,惡有惡報,因果難逃,為人為官要修身自律,要為百姓謀福利,要知道天理良心才是最重要的!
中華茶文化淺説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習慣「飯後一碗茶」,使「茶」有了更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茶」。
北京人的過年習俗:舊時的人文情懷和現代的感恩心語
老北京人的過年民俗濃縮了醇厚、樸實的人文情懷,一起來重溫舊時京城的濃濃年味;再看看當今的一群北京人,在年關將至的特殊日子,通過「飛鴻傳書」展現出的歷經魔難仍矢志不渝的感恩心聲。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2):劉禹錫掙脫凡見 晚年精進真修
劉禹錫一生中有很多佛門朋友,經常和這些朋友在一起談經論道、研講佛理。從一些高僧講述自己的超常經歷中,也使他漸漸打破了眼耳的屏障,認識到單靠人的感官根本無法理解更高層次的佛法真相。
找回年味 傳統新年風俗知多少
黃曆新年是華人普遍重視的節日,但壬寅年歲尾,新一波疫情海嘯般驟起,共產黨搖搖欲墜,歷史將翻開新的篇章。回顧一下傳統的新年風俗,找回年味,回歸傳統。更期盼大家都能找到大疫中的救命寶,健康平安、幸福吉祥!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1) 柳宗元好道修佛 善行名垂青史
真正使柳宗元能夠超脫巨大貶謫磨難的,是他對佛之道的認識和理解,因為這種理解與認識提高了他的眼界、開闊了他的心胸。他認為佛法博大精深,包容萬有,但凡有志於掙脫物慾羈絆,不願為世俗桎梏的人,都會認同佛理、皈依佛法。這也是他自己修佛的原因。
五千華夏文明的點睛之筆:琴棋書畫
看似閒情逸致或者消遣方式的「琴、棋、書、畫」,其實是古人用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長智慧、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四種途徑。蘊含於其中的文化真諦、精髓,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上綺麗的珍寶。
警世喚迷 古鐘的啟示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提到鐘聲,人們往往第一念首先想到的是那雄渾、悠遠的古寺鐘聲。今天在中國聞名遐邇的大鐘,乃是被稱作稀世國寶的北京大鐘寺(原覺生寺)的永樂大鐘。悠揚渾厚的鐘聲,使人領略到自然質樸的美,給人以警醒和啟迪。
← 上一頁
頁 27 / 3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認清共產主義 民眾良知被喚醒
中國各地新學員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聽文章】92歲老人懺悔六大罪 囑咐寫罪過碑
美眾議院通過《制止活摘器官法案》
傳統故事廣播:竇燕山教子有方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