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天人合一
暮秋「霜降」:風卷清雲盡 空天萬里霜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今年落在十月二十三日。一葉知霜降,一雨感深秋。「霜降」代表想念的季節;霜降秋祭表露人間對上天的崇敬;履霜之憂,表露對雙親的孝思……
【醫山夜話】從聖醫醫心看「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
「心病還得心藥醫」,那心藥是甚麼呢?華佗和朱丹溪的靈方妙藥,體現了古代中醫博大精深之處,證實了「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
「修煉」源流考(3)
千百年來,儒、釋、道交相輝映,滋養著人們的心靈,從歷史典籍、民間戲曲、廟堂建築、服飾文化、文藝作品等等當中,頌揚著天地之間的神奇。然而,百年紅劫,傳統修煉文化中的清修淨土,蕩然無存。
「寒露」潤物:遙尋芳草行 登高賞秋韻
「裊裊涼風動,淒淒寒露零」,寒露是氣溫由涼變寒的轉捩點。俗話說:「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寒從足生」,因此寒露開始要特別注意保暖;「登高解秋鬱」,寒露也是登高賞秋的好時節。
金氣「秋分」 暝日對分
金秋時節,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雲疏氣清、天高氣朗,月最明。諺語「秋分暝日對分」說的是秋分日夜對分,其實也是一年中陽消陰長的開始。
【聽文章】《九評共產黨》之六:評中國共產黨破壞民族文化 (上)
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發展史,民族文化的徹底摧毀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亡。而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傳承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對其文化的破壞就更是一種巨大的罪行。
「白露」桂飄香 體悟千古名作的弦外之音
白露時節,秋高氣爽,夜涼如水。從民間流傳和白露有關的俗諺,以及歷代以白露入詩的百篇詩作,可見「白露」帶來的天候變化,數千年來深印人心。
玉露金風「處暑」天:別炎夏迎金秋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二零二四年從公曆八月二十二日開始。「月華渾似十分圓,玉露金風處暑天」(宋代廖剛)描繪了玉露金風(秋風)的處暑氣象。此時涼、熱兩造拉鋸,因此有「爭秋奪暑」的說法,宜調整作息、早睡早起解「秋乏」。
傳統價值在現代科學和AI時代的意義 (2)
日本企業家澀澤榮一認為:算盤要靠《論語》來撥動;量子物理中「互補原理」的作者尼爾斯・波爾,其爵士紋章的圖案是道家的太極圖。傳統文化和現代科學存在甚麼關連?這是否代表傳統文化中仍有更多瑰寶等著人們去探索?
「大暑」酷熱 心靜即身涼
「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杜甫在《夏夜嘆》詩中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就是寫他熱得心中焦躁不安。但大暑不熱,往往會有風災和水災,農作物會歉收。要能不怕熱,不妨來學學古人避暑的心法:心靜自然涼。
頁 1 / 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參加台灣法會 青年學員:找到差距提升自己
天音淨樂:九九重陽 幸福久久
專題報導廣播:「採取行動制止迫害」扶輪社在華府放映《國有器官》
曾面見朱鎔基陳情 北京法輪功學員王治文迫害中去世
【重陽節話感恩】余爺爺的義舉與福報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