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詩人
有節有香有骨 三絕三真的鄭板橋(下)
鄭板橋罷官居家,以作畫、賣畫為生。他自稱「千秋不變之人」,要求自己在任何環境下都要做個矢志不渝的正人君子,因此,詩書畫等作品都具有倫理道德的教育意義。一起來探析他的藝術風格。
有節有香有骨 三絕三真的鄭板橋(上)
文如其人,清朝鄭板橋以詩歌、書法、繪畫聞名於世,號稱「三絕」;三絕中有其所悟的「三真」──真氣、真意、真趣,正是其人品、性格的寫照。一起來探析他的藝術風格。
天音淨樂:白日飛升的詩人
唐代文人張志和,年少得志,得到唐肅宗賞識與重用。但世事難料,他因事貶官,親人與妻子相繼去世,自此他過著隱逸生活,也為後人書寫下傳奇的一生。
【讀古詩品人生】桃花灼灼世事無常 詩人不改氣節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歌詠桃花的詩篇數不勝數,如《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寫出桃花綻放華彩,明艷一整個春天!本文的幾首寫到桃花的詩,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和領悟,一起來看。
月出皎兮 ── 中秋話「月」
每逢中秋來臨,皓月當空,萬里共皎潔,此時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歷久不衰的話題。讓我們在中秋月下品味古詩的意境,看看哪位詩人筆下的月亮,最能讓您感佩共鳴、回歸心靈的故鄉?
夢的啟示:李白「妙筆生花」 江淹「江郎才盡」
很多傑出的「天才」說,他的能力不是靠努力得來的,而是一種靈感或來自夢中的啟發。他們為何如此幸運,能得天獨厚被賦予這些能力?看看詩仙李白和詩人江淹的故事, 或許能得到一點啟示。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 (3) 詠月藏玄機
李白筆下的明月,有如一面徹照世間的鏡子,又如打開宇宙、時空的一扇窗戶,讓後人每每看到月亮,都會想到那些美好的詩句,心中生出光明、希望和感悟。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2):劉禹錫掙脫凡見 晚年精進真修
劉禹錫一生中有很多佛門朋友,經常和這些朋友在一起談經論道、研講佛理。從一些高僧講述自己的超常經歷中,也使他漸漸打破了眼耳的屏障,認識到單靠人的感官根本無法理解更高層次的佛法真相。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1) 柳宗元好道修佛 善行名垂青史
真正使柳宗元能夠超脫巨大貶謫磨難的,是他對佛之道的認識和理解,因為這種理解與認識提高了他的眼界、開闊了他的心胸。他認為佛法博大精深,包容萬有,但凡有志於掙脫物慾羈絆,不願為世俗桎梏的人,都會認同佛理、皈依佛法。這也是他自己修佛的原因。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10) 大唐奇才王勃的天外奇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神來之筆,使王勃名揚天下,《滕王閣序》成為千古流傳的名篇。但他一生卻連遭挫折,二十七歲渡海溺水而死。這顆如彗星劃破天際的詩人,究竟有過怎樣動人的修煉奇緣呢?
頁 1 / 3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揭秘美術基本功訓練(4)
一位山區女子的神奇經歷
百歲老人的幸運密碼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1)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