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二十四節氣
梧桐報秋——「立秋」習俗與養生心法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預示秋季即將來臨,今年從八月七日開始。立秋後暑去涼來,民間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人們如能掌握氣候變化規律,主動調節自身,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對增進健康大有益處。
「大暑」酷熱 心靜即身涼
「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杜甫在《夏夜嘆》詩中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就是寫他熱得心中焦躁不安。但大暑不熱,往往會有風災和水災,農作物會歉收。要能不怕熱,不妨來學學古人避暑的心法:心靜自然涼。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說說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並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節氣並不是人類祖先發明的,而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人們只是觀察後記錄下來。所以稱為發明和遺產都不適合,叫神傳文化更貼切。
二十四節氣背後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二十四節氣這一體系,不僅反映了我們祖先對時間和自然界變化的深刻認知,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內涵,深刻影響著數千年中國的政治、哲學、宗教和農業等各個方面。
「小暑」到 盛夏始
今年的小暑節氣是從公曆七月七日開始,天氣雖炎熱,卻不是最熱的時候,但拉開了「三伏天」的序幕,所以有「小暑過,一日熱三分」的說法。
「夏至」陰陽消長 養護身心好時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在北半球是一年中「白日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陰陽力量循環消長的轉折點。一起來看有關夏至的民俗,如何消暑解憂以及古人的養生之道。
芒種時節麥飯飄香 播種良善收穫幸福
芒種時節,麥飯飄香,人們同時享有收穫和播種的愉悅與艱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播種善良,就能收穫幸福。一起來看幾個小故事,就是現代農家人踐行真、善、忍,辛勤耕作時所遇到的一樁樁神奇事。
尋根之旅:端陽之際話端午
一提到端午節,您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是屈原呢?端午節是一個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的節日。端午節的風俗反映了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豐富內涵與變遷軌跡,展現了文化精神與智慧。讓我們再次開啓尋根之旅。
小滿養生及傳統智慧
「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清代詩人王泰偕的詩句,生動描述了小滿時節的鄉村美景。二零二四年的小滿始於五月二十日。晚清名臣曾國藩認為,人生最美是小滿
「立夏」時節 萬物並秀
在古代,人們對立夏節氣十分重視,有迎夏的儀式,表達祈求豐收的願望。也有許多的習俗,都是寓意身體健康,平安度過炎熱夏天。夏天是養心的季節,保持淡泊心境,心靜自然涼。
頁 1 / 5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明慧故事廣播:家中「橫霸主」的改變
斯洛伐克議員:有責任與法輪功學員站在一起
幼童染疫後脫險的靈丹妙藥
印尼獨立日巴淡島大遊行 法輪功團體獲讚
雲南前副省長張祖林被判無期 曾參與迫害良善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