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傳統正見
【聽文章】相由心生 長相醜陋神給「整容」
樊道濟救人行善,城隍把醜陋的他變成堂堂男兒,後來中舉。重義輕利,在他人困難之時給予幫助,用仁愛之心對待一切事情,福德也會隨之而來,禍殃也會隨之而去。正是: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孫思邈的靈丹妙藥:以德養性 以德養身
孫思邈經歷了三個朝代,一生只願修身養道,濟助蒼生,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説。太宗見他仙風道骨,容顏年輕,感歎道,像廣成子這樣的神仙原來世上竟是有的。相傳他活到141歲時才仙遊。一起來看孫思邈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和傳奇故事。
古人為何提倡節儉?
現代媒體常喜歡追捧,哪個名人開哪個名牌跑車?誰家的豪宅有多華麗?哪個人的婚禮有多奢華?相反地,中國歷史上,不論哪個朝代都提倡節省、儉樸。今人和古人的想法有天壤之別,為何如此呢?
淺談古時的大學之道
古人認爲,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讓人不斷地去除心靈上的污垢,使自己的道德不斷提升,如天高,如地厚,堂堂乎立身於天地間,仁、智、勇三德兼備,有多廣大的胸懷、品德和才幹,才可能成就、擔當多大的事業和責任。
【聽文章】行善積德出奇蹟 人心一念天地知
世上的人,在神的眼中一律平等,神不看你的職業、地位,只看你的心是善是惡,並用這個標準決定你的福分和貧富。所以人生在世不論富有還是貧窮,都要保持善良,做好事不做壞事,這樣來世一定會有福報,高官厚祿、錢財福分就會等著你。
善良的社會風氣如何形成?
西方哲人柏拉圖說:「善行給我們自己力量,也激發別人行善。」人們的善心行善,對個人、社會與世界都是有助益的,並會形成一種善的循環。隋朝官員辛公義及宋朝官員陳堯佐,他們的善心對官場和民間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值得當今為官者仿效。
輕利重義得科名 貪財虧心失福壽
明代時江南常州府有兩個秀才,一個叫康友仁,一個叫丁國棟。兩人從幼同窗讀書,康友仁文才平平,丁國棟擅寫文章。二人同赴金陵參加秋試(科舉)。考卷完成後,康友仁自料不會上榜,丁國棟則以爲必中無疑。但後來中舉的卻不是丁國棟,一起來看期間都發生了甚麽。
清朝夫妻毆母 族長也被判死 — 不孝是多大的事?
《孝經》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古今都有實證。在重視孝道的中國古代,不孝會受到甚麼懲罰呢?唐朝以後的元明清各朝,不孝罪的定義和處罰基本上都沿用了《唐律》。清朝一個武生與妻一起毆打母親被嚴懲,案件很快就轟動全國。一起來看看不孝究竟是多大的事。
美色當前不為所動 天賜福澤
古代不乏很多帝王、將相和名人能潔身自好拒絕色誘,包括唐朝名相狄仁傑、宋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宋仁宗。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到呢?
陋室德馨神仙來 寒士求詩不求財
宋代古籍記載:福建有一位讀書人,姓楊。他家裏很窮,可是他對自己父母非常孝順。一天,他家裏來了一位「回道人」能點石成金,給他一點金子改善生活,楊書生極力推辭,只求神仙贈詩,他也因此成就仙緣。一起來看看。
← 上一頁
頁 16 / 23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羊祜仁德化民 「羊陸之交」傳頌千年
澳洲辦公室故事:善念的傳播 改變著同事們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在芬蘭威脅法輪功學員
新西蘭集會慶4.5億人三退 「沒有中共,中國會更好」
深山奇女子喜獲至寶 活出全新人生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