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捐助
傳統文化
文化故事廣播:重陽節的故事——仙鶴指路 桓景除瘟
東漢時期,汝南一帶瘟疫忽起,奪走不少寶貴性命,相傳有一個仙鶴指路的故事,讓桓景此人得仙術,因而解救了這一方百姓的性命。
弘揚正統聲樂藝術 新唐人第九屆聲樂大賽圓滿落幕
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新唐人第九屆全世界華人美聲聲樂大賽,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音樂中心默金大廳圓滿落幕。選手們或吟誦中國古典詩詞,或歌唱藝術、讚美愛情、緬懷故土,或尋找生命意義,贏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重武德復興傳統 「全世界武術大賽」圓滿落幕
經過三天緊張的比賽,第八屆新唐人「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於二零二四年九月二日在美國新澤西州落下帷幕。大賽產生2個金獎、11個銀獎和41個銅獎。兩個金獎由台灣選手劉大雁和德國選手歐陽德客摘得
從《說文解字》看漢字的淵源(3)
「天人感應」、「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特徵。人們怎麼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呢?人的境界的真正提升,最重要的又是甚麽呢?一起來看《說文解字》的釋義。
再讀《尚書》的啟示:天罰無道 施德政安民心
《尚書》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主要記載上古及夏、商、周的君臣對話。「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就源於尚書。當今世上亂象四起,重溫《尚書》或可找到解方。
傳統故事廣播:改變命運的「一念」之間
古人說「心念電轉」,人的念頭快速地流轉中,命運也悄然地發生了改變。今天為您講述的是宋朝衛仲達和清末民初魏戫的故事,他們兩人在不同的年代,卻都因為一念之差,有了天壤之別的命運走向。
伯夷叔齊求仁得仁 清高氣節後世敬仰
氣節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司馬遷將《伯夷列傳》列為《史記》七十列傳的首篇,表現出對氣節的推崇和讚美。成語「求仁得仁」就是源自《論語》中關於伯夷、叔齊的故事,一起來看。
從《說文解字》看漢字的淵源(2)
在《說文解字》中,道出了漢字的淵源:「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也就是說,從天文、地理,到鳥獸、魚蟲,從人們身邊熟悉的東西,到遙遠陌生的事物,都被「全息式」濃縮在漢字當中了。
從《說文解字》看漢字的淵源(1)
對於漢字的形成與功用,《說文解字》是追根溯源、承上啟下的一本著作,截止世人對於文字的「變亂常行」。清代訓詁學者朱駿聲說:「嘗謂《說文解字》一書,功不在禹下。」本文介紹這本書的來龍去脈以及漢字之象。
傳統故事廣播:一代名將周亞夫 平定七國卻未能善終
一名武功蓋世的大將軍,幫助漢文帝平定七國之亂。但是他最為人驚嘆的是被相士口斷直言的曲折人生,官高至宰相,老年淪為階下囚。天命真的無法改變嗎?
← 上一頁
頁 4 / 9
下一頁 →
最新發佈
揭秘美術基本功訓練(4)
一位山區女子的神奇經歷
百歲老人的幸運密碼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2)
從中共「一帶一路」中的幾個轟坍事件說起 (1)
熱搜文章
最新
長熱
Instagram 畫廊
Toggle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