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是八兩的大學問

半斤是八兩的大學問

【明慧之窗記者黃詩綜合報導】  人們常用「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不相上下的人或事物。一些年輕人聽了很納悶,半斤應該是五兩,怎麼會是八兩呢?

現在的人幾乎都是用電子秤,除了中藥的計量外。然而古時候是使用桿秤,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就等於八兩。由於十六兩制在計算時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現在有一斤等於十兩的規定﹝1﹞。

古代的桿秤是由秤桿、秤錘(砣)、秤盤組成的,在做買賣時,商人手要提著叫做秤毫的繩紐。秤桿上有十六顆秤星,一顆星代表一兩。桿秤看似簡單,但裏面卻有許多學問。

十六兩秤又叫十六金星秤

中華傳統文化信奉「天人合一」的處世哲學,所以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如老子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相傳我們的先人制秤時,是觀察天上的星宿而定的。

前六顆代表南斗六星(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象徵四方和上下;往後數七顆則代表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象徵用秤者立於天地間,心要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樣公正不偏頗;秤桿的尾端是福、祿、壽三星,用來告誡生意人要誠實信用、不欺騙。

因為正好是十六星,所以古代的十六兩秤又叫十六金星秤。

南斗六星(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公有領域)
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公有領域)

福祿壽三星主掌人一生的福分

傳說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主一個人一生的福分。每一兩都有神在天上看著人的一切,所謂「人在做,神在看」。

交易買賣是要重信重德的,生意人稱東西若短斤少兩,是要受到懲罰的。少給一兩,福星就減這人的福,叫「損福」;少給二兩,祿星就減這人的祿,叫「傷祿」;少給三兩,壽星就減這人的壽,叫「折壽」。

以此暗示人們做生意要誠實,不能昧著良心幹損人利己的事,由此可見古人在發明秤時的苦心。

十六顆星不用黑色象徵不能黑心

而且在秤桿上嵌這十六顆星時,星的顏色必須是白色或黃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心地純潔,不能昧著良心(黑心)。這些秤星時時刻刻在告誡生意人:務必買賣公平,切莫短斤少兩,否則等於是在傷害自己。

「定盤星」用以秤量是否準確公平

桿秤是根據槓桿原理製成,秤桿上有刻度(秤星)。第一顆星又稱「定盤星」,它是秤錘與秤鉤成平衡時,秤錘所在的位置,也就是物品的重量。

做桿秤的關鍵是能選準定盤星,只要確定好定盤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們往往把「定盤星」用來比喻事物的準繩﹝2﹞。

秤錘秤桿寓意「權衡輕重」

秤錘,也叫「權」﹝3﹞,是按著軒轅星座表意製作,屬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桿,稱做「衡」﹝4﹞,象徵紫薇星座。「權衡輕重」﹝5﹞這個詞是由此而來的,寓意人們做事之前要衡量、評估事物得失輕重。

秤毫提醒約秤時要明察秋毫

做買賣時商人手提的繩紐,叫做秤毫。商人在前端秤鉤吊掛待秤的物品,在另一端掛上秤錘,然後再前後移動秤錘在秤桿上的位置,直到秤桿平衡。秤毫就是提醒在約秤時要明察秋毫,絕不可粗心大意。

權衡人心的秤是老祖宗的智慧

這一斤十六兩是古人的大智慧,小小一桿秤,學問大如天。其作用不僅是衡量物體的重量,更是用來衡量人心的。無論是做秤的人、用秤的人,都要公正、公平、公道,要買賣公平,生財有道。

歷代商人,手提秤毫,已知明察秋毫,先看定盤星,再權衡良心,然後才能稱出斤兩。

在古代,秤在人們心目中一直被認為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諸葛亮就說過:「我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6﹞大意是︰我的心就像桿秤,要公平,不能對人分輕重。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人們敬天重德,都知道德的重要性,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然而近代的人們為了追求錢財,越來越多人忽視了一個理:積德行善福多祿全,延年益壽;相反則福損祿傷,折壽短命。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人們敬天重德,都知道德的重要性,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清朝冷枚《耕織圖》公有領域)

註:

  1. 中華文化的衡制以銖、兩、斤、鈞、石爲單位,二十四銖爲一兩,十六兩爲一斤,三十斤爲一鈞,四鈞爲一石固定下來。1959年,中國大陸《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中規定,「市制原定十六兩爲一斤,因爲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爲十兩爲一斤。」
  2. 宋朝朱熹〈水調歌頭‧雪月雨相映〉詞︰「記取淵冰語,莫錯定盤星。」
  3. 《論語‧堯曰》集解︰「權,稱也。」《廣雅‧釋器》︰「錘,謂之權。」《論語‧子罕》︰「可與立,未可與權。」宋朝朱熹集注︰「權,秤錘也。所以稱物而知輕重者也。」
  4. 《前漢‧律曆志》︰「衡,平也。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禮記‧經解》︰「猶衡之於輕重也。」注︰「衡,稱也。」
  5. 《莊子·胠篋》:「為之權衡以稱之。」《淮南子·泰族訓》: 「欲知輕重而無以,予之以權衡,則喜。」《禮記‧深衣》︰「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
  6. 《馮堂書鈔》卷三七引諸葛亮《雜言》。

(原文:16秤星寓苦心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2/6/27/32299.html

(本文主圖攝影:龔安妮)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推開明慧之窗,為心靈充實光明與智慧。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