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名人軼事:廉范報知遇之恩 姜肱感化盜賊

【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綜合編輯】如何報答知遇之恩?何謂兄友弟恭?一起來看東漢時代兩位有德名士廉范與姜肱的演繹。

廉范改名 報知遇之恩

古人云:「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古人對「知遇之恩」的看重遠在金錢名利之上,甚至超過了生命。諸如此類的歷史典故不勝枚舉,說明了人際相處之道,貴在重義。

廉范,東漢杜陵人(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字叔度,是趙國名將廉頗的後裔子孫。為人厚德,行孝重義,曾受業於五經博士(傳授儒家經學的學官)薛漢門下。

漢明帝永平初年,隴西太守鄧融賞識他的才德,備禮請廉范到郡衙當功曹史(職掌人事的官)。不久,鄧融有失職事件被上級舉發,廉范知道鄧融難以洗脫罪責,打算用變通的方法來幫助鄧融,於是託病請求離職。鄧融不了解他的用意,恨廉範忘恩負義,在自己正困難的時候離開。

廉范離開郡衙後,便到洛陽,改名換姓擔任廷尉(掌刑獄的官)的獄卒。沒多久,鄧融果然被關押在洛陽監獄,擔任獄卒的廉范得以在獄中左右服侍、盡心照顧,以報鄧融知己之情。

鄧融對於這名容貌酷似廉范的獄卒感到奇怪,於是對他說:「你怎麼很像我以前的屬下功曹史呢?」廉范喝斥說:「你關押在獄中,莫非老眼昏花、神智錯亂了吧?」就不再跟鄧融說話。

後來鄧融因為得病而被移出監牢療養,廉范也一路跟隨在他身旁悉心照料,直到鄧融病死,都沒有表露自己的真實身分。廉范還親自隨車護送鄧融的棺柩回到南陽,直到殯葬完畢才離開。

一次知遇之恩,使廉范終身不忘,而且屈己相助,士人的感恩圖報,真是無與倫比。

後來廉范被徵聘到公府任官,正好遇見他的老師薛漢因捲入楚王劉英謀反案獲罪而被處死,薛漢的故人、門生們都沒敢來看薛漢的屍體一眼,只有廉范挺身而出替薛漢收殮安葬。

官吏將此事稟告朝廷,漢明帝大怒,傳召廉范入宮,斥責並質問他:「薛漢和楚王同謀,禍亂天下,你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為叛臣收屍!這是為甚麼呢?」

廉范叩頭說:「臣愚笨魯莽,性子也急,但是臣很剛直。薛漢等人有罪已伏法,臣實在不忍師生之情才來收屍安葬,罪該萬死,沒有怨言。」皇帝聞言感動,問:「你是廉頗的後代嗎?和右將軍廉褒、大司馬廉丹有無親屬關係?」廉范回答說:「廉褒,是臣的曾祖父,廉丹,是臣的祖父。」

漢明帝說:「難怪你有膽志這麼做!」於是寬恕了他。從此廉范的名望顯揚天下,不久被薦舉為秀才,數月後又升為雲中太守,後又官為蜀郡太守,為官勤政愛民,人民安居樂業,深得百姓敬仰。

姜肱感化盜賊

人們以「手足」來形容兄弟姐妹關係,有人對待「手足」好像陌生人,見難不救;有些「手足」互相猜疑,為爭奪家產撕破臉。不過也有兄友弟恭情過手足,結果福報不求自來。

姜肱(音公、gōng),東漢廣戚人,字伯淮,學術廣博,不但通達五經,而且曉達星命相術。四方學士聞風遠來求學於門下者,多達三千餘人,許多王侯公卿召請他為官,一概婉辭,不願就任。

姜肱和他的弟弟仲海、季江,三人都以孝行聞名。兄弟三人互相友愛,形影不離,天天一起讀書、溫習功課、玩耍,還一起幫做家務事,還縫了一床大棉被每天睡在一起,可見他們的情義之深。後人以「肱被」、「姜肱被」、「姜被」、「情重姜肱」比喻兄弟友愛。

姜肱有一次與弟弟季江同往拜見郡守,夜晚路遇盜賊攔路搶劫,且要殺他們。兄弟兩人爭相願意一死,懇求放一條生路給另一個兄弟,秉性真誠友愛,深深感動了盜賊,於是放過兄弟倆的性命,只搶了他們所帶銀兩和衣服便匆匆離開。

到達縣衙,郡守見姜肱沒穿外衣、衣冠不整,覺得奇怪,就詢問他發生了甚麼事,姜肱顧左右而言他,始終不提路上遭強盜搶劫的事,而是想方設法儘量掩飾這段經歷,因為他深盼盜賊能悔改。

強盜知道這件事後,很感動又很後悔,專誠來向姜肱叩頭謝罪,送還所搶走的財物。姜肱不接受,還特別準備酒食慰勞一番,並將衣物贈送盜賊。盜賊深受感化,從此痛改前非,安分守法。

姜肱志向高潔,屢次受朝廷徵召為官,皆託辭不去。(宋 馬遠《高士獨坐》,台北故宮博物院)

姜肱志向高潔,後來與南昌高士徐孺子(東漢名士,不為官位所動,歷代稱其為「高士」),屢次受朝廷徵召為官,皆託辭不去,姜肱甚至隱居到遠方的海邊。漢桓帝命畫師圖繪姜肱形相,姜肱拿被子蓋臉,託言他感染疾病怕風吹,不能露面,因此畫工沒辦法見到他的長相。

後來朝廷再以首功高爵聘請,姜肱仍不願就任,徵召詔書到達門口,姜肱竟改裝走小路逃走,隱匿在青州,以算卜為生。經過多年才回老家,享年七十餘歲,壽終在家。他的學生追慕姜肱的德行,刻石讚頌他。

厚德重義的廉范、秉性友愛的姜肱,共同演繹了仁義的内涵。中國古人留下很多事蹟,這些故事啟迪善念、教化人心,讓後人知道待人處世之要道。

(參考:《歷史感應統紀語譯》《後漢書・廉范傳》《後漢書・姜肱傳》)

【延伸閲讀專輯】
道德傳家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中華傳統女子美德

(點擊以上圖片閲讀文章:《【聽文章】善良翻轉人生 中外幾則真實故事》)

明慧網原文:
東漢廉范 厚德重義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4/12/99467.html
姜肱季江 友愛天至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4/11/99345.html

(本文主圖説明:明 吳彬《仙山高士・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您可能喜欢我们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