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老磨坊和賠禮道歉的乾隆帝

德國的老磨坊和賠禮道歉的乾隆帝

【明慧之窗記者宋蒖琂綜合編輯】這個世界上甚麼最「重」?相傳這是乾隆在某天早朝時為大臣們出的一道考題。您的答案是什麽?

十九世紀德國一位磨坊主告倒了國王,清朝一位農村老婦讓乾隆帝心甘情願賠禮道歉,一起來看這兩個故事給出的答案——世界上「理」最重。

波茨坦磨坊

十九世紀的德國有個威廉一世國王,他在波茨坦市近郊蓋了一座佔地面積很大的豪華行宮。可是,他發現行宮不遠處的一間磨坊(本文主圖)十分礙眼,剛好把前面的風景給擋住了。威廉一世十分不高興,他找來內務大臣,讓他去給磨坊主一些錢,把它拆了。

內務大臣找到了磨坊主,可磨坊主說:「那是祖宗傳下來的財產,我的任務就是維護下來,一代一代傳下去,是無價之寶,我自己無法決定。」

威廉一世以為磨坊主嫌錢太少,於是決定提高補償金額。內務大臣再次轉告磨坊主。可磨坊主還是不買帳,表示這磨坊堅決不賣。威廉一世很生氣,派出宮廷衛隊把房子強行拆了。拆房子的時候,磨坊主說:「國王當然權高勢重,但德國尚有法院在!」

第二天,磨坊主就將一紙訴狀送到德國地方法院,狀告國王。不久,法院做出判決,國王敗訴,而且必須將磨坊「恢復原狀」。威廉一世只得派人把已拆毀的磨坊重新建了起來。

幾十年後,威廉一世去世了,磨坊主也去世了。磨坊主的兒子因為經濟拮据,準備將磨坊出售給威廉二世,他認為皇宮肯定認為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既可以給行宮以更開闊的視野,又可以銷毀威廉一世在世時官司失敗的物證。

但威廉二世卻給磨坊主的兒子6000馬克,並親筆寫了信,囑咐他這磨坊是德意志國家司法獨立和裁判公正的紀念,也是他們家族的光榮所在,要求把這磨坊世世代代傳下去。

現在,波茨坦市那座古舊的磨坊作為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徵保留到今天,每年都有不少觀光者。特別是一些法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他們以觀摩磨坊為自己從業的必經程序。

清朝皇帝乾隆微服私訪,走到一片紅高粱地,被一位老農婦美美數落一番。

乾隆微服私訪賠禮道歉

相傳清朝皇帝乾隆微服私訪,走到一片紅高粱地邊,看到紅高粱正是開花晒米的季節,長勢喜人,皇帝一時高興,便順手折了一支拿在手裏欣賞。

正在高興之時,被一位農村老太太碰見,老太太毫不客氣地說:「你這位先生(指乾隆)好不曉理,這高粱正是晒米的季節,你折下來可不可惜?這一穗高粱要打好多米的,種地就盼個好收成,你知道有多難啊?!」乾隆帝被老太太數落得無言以對,只好趕緊賠禮道歉。

乾隆回到京城,在一天早朝為大臣們出了一道考題:「這世上什麼東西最重?」眾大臣說金、說鉛,等等,眾說紛紜。乾隆說道:「差矣。你們說的都不對,這世上唯有『理』最重。」

然後把自己遇到的事說了一遍,並說:「我作為一國之君,為了一穗紅高粱,竟被一位農村老太太美美數落一頓,無言以對,就是因為老太太有理。這『理』字誰也搬不動的。」

結語

為什麼說人世間「理」最重?因為「理」包涵了衡量善惡的標準、人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比如不能為私利去傷害別人,這樣的道理無論何時何地都永恆不變,是誰也搬不倒的。

「有理」,皇帝在村婦面前也要低頭認錯;「有理」,磨坊主也能告倒國王。有朋友可能說了,那是因為乾隆皇帝有仁政愛民的道德觀念,而德國磨坊主幸好生活在了法治社會。是的,道德觀念和法律公正都在維護著人間的「公理」,如果沒有了這些,社會就會陷入無序混亂,人們的基本權利也得不到保障。

然而歷史證明,這種無序的社會狀態最終不會長久,因為「人不治天治」、「公道自在人心」。

【延伸閲讀專輯】
《為甚麼會有人類》讀後感
四億華人三退
慧眼識魔
茶餘夜話
網絡鐵幕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11/2/明慧週報(海外版,第二九零期)-264822.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3/3/15/明慧週報(海外版,第三零七期)-270963.html

(本文圖片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